魏可宗自神武太后在世時便是尚書令,為百官之首,向來處事公允,一生清廉。無論是身份地位,還是官品官聲,都是行業(yè)標桿,朝中之人談論起來無不是崇拜敬仰,一片歌功頌德之聲。
當然,像康寧公主那樣企圖竊權亂國之人自然要除外。
姜無諂如今身居御史大夫之職,是御史臺的一把手,也是位高權重,且在朝中素有名聲,算是當下最炙手可熱的新貴之一。
但無論是身份地位,還是名望名聲,他都無法與魏可宗這個三朝元老匹敵。他彈劾魏可宗也就算了,竟然還在為政殿上當眾彈劾,可謂十分之不給魏可宗留顏面,也震驚了所有人。
新貴正面剛元老,一時轟動朝野,引得人們明里暗里議論紛紛,人人都盯著安仁殿和政事堂,以待后續(xù)如何。
在這局勢萬分緊張之際,李復書先是召了姜無諂口中與魏可宗勾結(jié)的衛(wèi)亦君,后又宣了朝中三位正相之一的姚厚德。
是個人都知道,李復書此時找姚厚德去安仁殿,必定是商議魏可宗的事情。
畢竟魏可宗不但位高權重,而且名聲極佳,若姜無諂所說都是真的倒還好,若是最后查明魏可宗是被冤枉的,一旦在盤查審訊的途中有什么沖突,日后便不只是多一個極為強大的敵人那么簡單,恐怕會成為全民公敵。
所以李復書若真要徹查此事,除了身份地位僅次于魏可宗的姚厚德或有能力接下這個案子,其他人恐怕根本沒這么大的膽子。
雖然后宮不得干政這條宮規(guī)早已經(jīng)因為神武太后執(zhí)政而被閑置多年,但朱倩一是自詡賢良淑德,不愿意做出格的事情讓人說閑話;二是她從朱志行那里知道李復書年少時的遭遇,擔心會惹李復書不快。所以盡管她心中羨慕趙學爾和李復書之間的無話不談,也羨慕宮廷內(nèi)外對趙學爾的一片贊頌之聲,她仍然“謹守本分”,從來不過問前朝之事,也不會像其他的妃嬪那樣讓人給在朝為官的父親兄弟們帶話。
至于趙學爾那種明目張膽派人到前面過問朝政的人,在她眼中根本就是不明事理、不守婦道之人,早該被李復書修棄了。
只不過形勢比人強,她又吃過幾次虧,所以敢怒不敢言罷了。
但魏可宗的事情一出,她也顧不得什么賢妾的典范了,忍不住命人找了朱志行來昭慶宮議事。
“先帝在世的時候,您便在朝為官,為國事費心勞神;后得神武太后看重,您官拜宰相,輔佐神武太后多年,無不盡心盡力;神武太后之后,您輔佐太上皇和咱們當今皇上,更是嘔心瀝血,積勞成疾。這些年來,父親為南唐所做的一切,皇家都看在眼里,所以一直以來對父親恩寵優(yōu)異。但父親再如何倍受圣寵,卻凡事都要被魏相壓一頭。如今既然有人出面對付魏相,或許正是父親再上一步的最佳時機。”
自神武太后在的時候,魏可宗、姚厚德和朱志行三人便被拜為宰相,分別掌尚書省、中書省和門下省三省。雖然三人之間沒有上下級的從屬關系,但魏可宗掌尚書省六部,權力極大,因此,三人隱隱以魏可宗為首,推魏可宗為秉筆宰相。
單看神武太后說天底下沒有人比魏可宗更適合做禮部尚書,讓已然身居尚書令的魏可宗兼任禮部尚書多年,便可知她對魏可宗有多么欣賞和重視。所以直到她死,這三個人的權力結(jié)構就從來沒有發(fā)生過改變。
太上皇雖然昏庸無能,但卻是個孝子,既然神武太后留這三個人輔佐他,自他登基以后,便一直遵循神武太后的囑托,沒有動過這三個人。直到后來他聽信了康寧公主的讒言,把姚厚德和朱志行貶了官,卻仍然沒有動魏可宗半分,可見魏可宗在朝中的地位和聲望,把太上皇那個昏君都感動了。
及至李復書登基,便立馬撥亂反正,將朱志行官復原職,又聽了趙學爾的建議,重新重用了姚厚德。他雖然心中怨恨神武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