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學問千百脈,每一脈都可以說是人才濟濟,鼎盛時期的儒家,為整個天地定下人間界的規矩,這是禮圣老爺的豐功偉績,在至圣先師與天道合道之后,人間的禮和理,都是這位老人家說了算,而所有人也遵循這位儒家圣賢定下的規矩,維持人間秩序這些年。
可人材多了,成就高了,花花心思也就多了,多少年來儒家各脈學問之間互相內耗爭得不亦樂乎,是當真是把偌大的家底給揮霍一空,而百法之洲作為儒家落子最重的一塊大洲,理學一脈推行最徹底的明仁王朝,打到了這個程度,別說儒家圣賢出面阻攔,就連理圣一脈都沒有一人站出身來,而唯有白仁這個心圣老爺反而站在了最前線,心學一脈的弟子一起出動,為守玉隴關不破,甘愿灑熱血拋頭顱。
不過白仁并沒有怪責理圣老爺的不管事,先前走了一趟道家白玉京,跟道祖首徒道長嫡談道理,掰扯了一陣,什么都沒有談攏,白玉京這些牛鼻子老道壓根兒就不搭理以理服人的理圣老爺,據說最后,在道祖三位徒弟里脾氣最好最溫和的道長嫡受不了理圣老爺的嘮叨,最后竟然出手較量了一番,而理老頭應該是吃了暗虧,一路哭喪著臉回了文廟,至于如何再找回場子,估計有點難,理圣老爺壓根兒就沒啥廝殺手段,等到道二郎坐鎮白玉京,再上門那就真是去討打了,讀書人是不要臉皮,可真要把臉伸過去給人扇巴掌,也不是誰都樂意的。
而理圣一脈的學生弟子,在明仁九龍爭嫡這樣大是大非的事上,胳膊肘往外拐,就連坐鎮百法之洲天幕之上的儒家圣賢張復禮都給拖下了水,這位至圣先師張姓一脈的后裔,牽扯到如此事關儒家氣運的事情上,的確需要理圣老爺好好地休整一番。
所以在李玉明確繼承大統之時,理圣老爺就把儒家理圣一脈的一干正人君子,賢人以及有所牽連的圣賢都給召到了文廟,來了個集體面壁思過,搞得金真突然爆起進攻玉隴關,理圣一脈楞是沒有幾人能夠支援,唯有白仁,義無反顧地抗下了這一波。
已經登場的百家修士已有數家,道家三大流派里面,除卻道幺子一脈的靈寶流派還沒有現身,道長嫡的三清流派,三清宗主已在西廊走道跟出身道家的四大誅心智師之一的繡虎俞晚舟攔下了明仁蒲山王李長堯,讓這位人間第一戰到現在還繼續在那邊糾纏不能第一時間趕赴玉隴關支援,而道二郎的混元流派,已有龍虎宗,天師宗兩宗宗主出劍,也虧得有儒家文道一脈的三圣人李青蓮給接劍,要不然任由兩位道家天尊大劍仙在戰場上任意施為,怕是戰局早就成了一邊倒的形勢。
而道家神道,首座木皇以太已經現身,諸多天庭神靈都還沒有回歸神位,倒是不能祭出太大的力量,而其中殺力最大的青皇太昊,反而跟白川有那轉世因果,倒是抗下十境鬼修錦兆鷹甄和九境不良帥冥間陰差洪中。
而佛教之人雖然沒有派出得道高僧前來廝殺,但是玄夜能從冥間走出來,必然是地藏給放了水,而佛教從不出釋蓮大洲的仙家武備,武僧和劍僧一同出動,布下困陣埋伏,或許佛教能做得也就只能如此了,再有一些手段,可就真的要跳出水面跟儒家打擂臺了,以如今處理佛教事宜的西方極樂國國主佛陀月墨的性子,怕不會把事情做到如此一個地步,只有把自己的姿態拔高了,再接下來的事情當中才有更多的話語權,別看如今武僧和劍僧在為此出力,其實道家和佛家的怨恨更加深,是不可能做到齊心合力的。
儒家在人間界足有三十六家書院,每一位院主最不濟都是像瞿東官這樣頂著正人君子頭銜,就算不擅長廝殺,可這么多九境十境大修士拉出來,嚇也嚇死人,而文廟除了擺在最正陪祀在至圣先師身邊的十圣人,同樣陪祀地還有三十六位圣賢,就這樣的底蘊如果扭成一股繩,那是多么恐怖的力量。
道家真正擺在明面上的也只有正道十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