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
“姓徐名桐。”
“徐桐,好名字,老夫姓周,便倚老賣老讓你稱呼我一聲周先生,不過分吧。”
小二端著三碗熱騰騰的羊肉湯,還有白饃。
聞著羊肉香味,黑衣小童的身影驟現(xiàn),悄無聲息就坐在徐天然身側(cè),不過,黑衣小童一改往日的隨性,上了桌頓時規(guī)矩了起來。
徐天然還以為徐徐懂事了,明事理了。
徐天然、千尋和徐徐皆是第一次吃羊肉泡饃,短短數(shù)息就將饃饃掰好了,周先生直搖頭,“年輕人,第一次吃泡饃?”
三人皆是點點頭。
“饃饃要掰得越碎越好,這樣泡在湯里才能更入味。”
三人恍然大悟,但是,饃饃已經(jīng)丟下去了,總不能拿出來重新掰,徐天然環(huán)視了一周,趁人不注意,指尖劍氣如絲,轉(zhuǎn)瞬就將饃饃撕得粉碎。
千尋和黑衣小童皆是可憐兮兮看著徐天然,徐天然只能一一替他們一并斬隨饃饃。
周先生眼眸里滿是震驚之色,“昨日見公子出手,一刀雖氣勢雄渾,但想不到徐公子今日這般細(xì)膩的劍氣遠(yuǎn)勝昨日一刀。”
徐天然撓撓頭,笑道“為了一口吃的,只能拼了。”
周先生撫須微笑道“食不厭精,膾不厭細(xì),很好。”
“周先生真乃飽學(xué)大儒,吃個泡饃都能說出精妙的道理來。”
“小子,語氣不太善吶。”
“不敢,只是儒家動不動就賣弄仁義道德,動輒三綱五常、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仿佛世間唯有儒學(xué)才是正道,總想著用仁義道德將萬民拘束在條條框框里頭,我瞧著不順眼。”
黑衣小童只知道埋頭吃肉,旁若無人。
周先生笑道“你小子說的還有幾分道理,如今的儒家與道家一般,漸漸把道理都讀歪了,夫子曾言,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世間的道理來來去去唯有中庸二字,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你小子沒把儒家老夫子的道理讀透就敢亂評論,真的這番言語落在了儒家修士耳中,可要多費不少口舌。”
徐天然微微頷首,“受教了,往后定當(dāng)拜讀圣人大作,圣人的道理太高太深,我還理解不了,晚輩并無冒犯前輩的意思。”
周先生吃完羊肉泡饃,掏出手帕,一抹嘴巴,拱手道“徐小子,最后送你一句話,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自己慢慢體會。”
徐天然陷入沉思。
周先生大步流星而去。
小二追了幾步,焦急道“先生,還沒付錢呢?”
周先生咳嗽一聲,指了指一襲青衫,面不改色道“那小子付。”
徐天然回過神來,只是周先生看著年邁,一轉(zhuǎn)眼就沒了蹤影,小二只能可憐兮兮看著一襲青衫,徐天然拍腿無奈道“好吧,這碗算我的。”
良久,千尋才問道“這老先生究竟是什么人?”
徐天然也沒摸清周先生的根腳,只能嘆息道“是個妙人。”
“公子,方才你們說的那些話都是什么意思?”
“沒什么意思,皆是儒家圣人的道理。”
千尋哦了一聲,怪不得自己聽不懂,原來是儒家圣人的道理,聽不懂就很正常了。
黑衣小童幽幽插了一句,“我看就是為了吃霸王餐刻意套近乎。”
徐天然輕輕打賞了黑衣小童一個板栗,“吃你的泡饃。”
黑衣小童捂著腦袋,一臉委屈。
徐天然看著人來人往的人間煙火,內(nèi)心很是開心,尤其是小二看向自己復(fù)雜的眼神,明擺著就怕青衫布衣這一桌三人逃單,這才是真正的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