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散散的軍隊,陸陸續續的往長安城外集結,當長安城外的大軍,集結到了三十萬的時候,太攀才是城外的別府當中,長舒了一口氣,鋪設好了一個接引七星之力的法儀。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雖然失敗幾次,但好歹是鋪設成功了。”
“若是再不行的話,就只能搭上一個人情,去找欽天監幫忙了。”
看著自己面前,占地不到三丈方圓的法儀,太攀心中也是忍不住感慨一聲,臉上有些發白-腦門上,也有些冷汗。
修行之路的種種手段,太攀對于法術和兵刃之法,有著超出常人的進境,上手極快,有那么幾分一法明,萬法通的架勢,于煉丹一道,也略有涉獵,但在這鋪設法儀合于天地一項上,太攀卻是感覺頗有些有心無力。
只鋪設一個接引七星之力的法儀,太攀便是失敗了整整三次,到第四次的時候,才勉強將之鋪設成功。
“兜兜轉轉,都快要到年關了。”法儀鋪設完成之后,太攀便不再動,只是端坐于這法儀面前,靜等著夜色的降臨。
太攀手中,有一枚蘊含了星辰之力的紫星銅,這紫星銅中,星辰之力駁雜而又混亂,想要以其作為祭煉法器的材料,便非得是將這紫星銅中的星辰之力理順不可,而太攀鋪設的接引星辰的法儀,便是為此而來。
一直到了子時,夜色當中,星辰最盛的時候,太攀才是從袖中取出了那一枚紫星銅,投入了法儀的正中間,然后食指合攏,引動了這法儀。
當真元與這法儀相合的時候,太攀的元神,轟然而動,他眼前的那一枚紫星銅,飛快的放大,紫星銅中,無數的星辰之力,如同排開的軍陣一般,正捉對廝殺著,相互觸碰,相互湮滅,相互轉換……
而太攀要做的,便是以元神之力,一點一點的從這紫星銅中,將那駁雜的星辰之力理順,就如同是領軍的大將,一點一點的將那混亂無比的軍陣給梳理透徹一般。
“這星辰之力,亂成這般模樣,這紫星銅,居然能夠穩定存在,而不是在頃刻之間,炸成齏粉,造化之妙,玄奇若斯。”看著面前那凌亂到了極點的星辰之力,太攀心中,也是忍不住的感慨了一聲。
這完完全全的,是人力所不能及的天帝造化玄奇——也只有這天地造化之奇,才能叫這數量堪稱無窮無盡的星辰之力,在這一枚紫星銅上共同的體現出來。
星辰之力,雖統稱為星辰之力,但實際上,每一顆星辰之上所灑落下來的星辰之力,都各有不同,各有玄妙,甚至于那太陽之力,太陰之力,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算的上是星辰之力的一種。
未處理過的紫星銅,之所以不能用于祭煉法器,在于其內星辰之力的混亂無序,在于其內星辰之力的駁雜,那么,當紫星銅中,星辰之力不在無序,不在駁雜的時候,那這紫星銅,自然便合用了。
是以,理順紫星銅當中的星辰之力,有兩種法子,第一種,是排除——法儀鋪設成功之后,將紫星銅中的星辰之力,引動出來,然后將其中難以調和的部分,一一的引出,一一的摒棄,只留下其內最為精純的一部分,以此定下主從之勢,那么這紫星銅當中的星辰之力,自然便是被理順了,這第一種法子處理之后的紫星銅,還有一種名字,喚做引星銅。
這法子,乃是這天地當中,最為簡單,也是最為通用的法子。
相比起來,這第二種法子,便有些吃力不討好的模樣——這法子,終點在于理,而不在于順,講求的,是一個完整,要的是這紫星銅當中的星辰之力,不會流失一分一毫,紫星銅中,原本有多少的星辰之力屬類,在理順之后,依舊是有著多少的星辰之力屬類,這樣處理之后的紫星銅,則是稱之為天星銅。
至于說兩種法子的高下,毫無疑問,天星銅,是絕對要優于引星銅的,而同樣的,對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