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孩子修習到了什么地步,以他的本事想看穿一個人修為是極為簡單的一件事情,但他偏偏就是看不透他這個弟子,一個修為的高低與他周身氣運息息相關,愈是修為強悍的人周身氣運愈是濃烈,如那個與老方丈對坐云端的老儒生,他周身氣運足矣讓天上九重云猛烈翻滾??砂踩缬裰苌淼臍膺\如同他的名字一般,多年來一直都是溫潤如玉,流轉平穩。修行之人若是動怒氣運必定會流轉加快,若是心平氣和,氣運亦會流轉平穩,事實上安如玉這些年也從未動過怒??伤木辰缫矊崒嵲谠诘闹鸩教岣?,燭燈是實為想不明白,這世間可還又人能控制周身氣運流動?
每次與他交手磨練他時,安如玉似乎都留有后手。老方丈亦是不敢下死手,畢竟他就這一個弟子,寒山寺中只有他二人。若是真是不小心傷到他了,誰與他聊天解悶兒?
直至有一次燭燈在藏經閣中發現一本記載大乘佛法的經書,照道理說這里不該有這佛經,大乘佛法是賈如來三十年前傳入太奉的,而這座藏經閣的存在年代,遠超三十年,比起太奉王朝的年代也不知遠超多少年。
燭火無心去追溯藏經閣年代,大乘佛法是他這輩子追求,他這輩子可以不要佛頭之名號,但必須要親眼看上一看大乘佛法。
那本經書中記載了一個與九品怒目金剛恰巧相反的佛身——垂眉菩薩。金剛之身一出生便是萬人敵,任你天賦如何驚艷絕倫,境界半點兒不漲,一旦漲境便是天人,世俗之中容不下其法身。而垂眉菩薩則是修行極快的佛子,甚至可以無視境界中的門檻兒,如今十六歲的安如玉已經是第三境中的金蓮地境,其修行之迅速在這十六年來當得起第一天才。
安如玉走到燭燈身后輕聲喚了兩聲師父,老僧依舊一動不動。他將那件袈裟從老僧身上系下披在了自己身上,轉身走向藏經閣。
他想這也應是師父的心愿吧,待他抄完了那十萬本經書,就去長安城一趟,幫師父把這件兒袈裟給換了去。
安如玉入閣,待再出閣,便是天境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