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不要以為養老行業門檻低,要想做好這一行,真不是那么簡單。小打小鬧沒有規模,根本不具備盈利基礎;沒有標準化智能化管理體系,即使規模再大,也可能將微弱的盈利基礎蠶食殆盡。因為養老行業屬于得到政府支持的民生工程,很多人都想涉足這一行,某些具有一定實力的企業和個人,也曾投資過養老項目,但最后的結局都是不了了之。”
“看上去毫不起眼的養老行業,完出乎局外人的想象,不要說大力發展,想在這一行站穩腳跟,光有資金也是遠遠不夠的,沒有一套成熟科學的管理體系,根本做不好養老項目。關總,我以前曾在餐飲行業做過管理,同屬于服務行業,不知養老與餐飲的管理有何區別?”
“這個......,”關云天想了想,
“其實我對餐飲行業的管理也不熟悉,既然兩者都屬于服務行業,我認為它們之間既有共性,也有不同之處,如果你們有興趣,可以找機會到養老行業親自體驗。”......省內其余四個地市級城市,已經多次邀請昌達控股前去投資養老項目,關云天原本想讓關琳珊負責跟對方洽談,也就讓她順理成章地完接過整個養老業務的面管理,直到最終成為昌達集團接班人。
誰知關琳珊對此毫無興趣,她根本沒有這方面打算。無奈之下,關云天和葉佳怡商定,面向社會和集團公司內部,選擇和培養昌達集團的未來接班人,通過一系列觀察考核,陳學良和項飛在眾多青年管理人員中脫穎而出,但關云天和葉佳怡不動聲色,并未對外宣布任何人事方面的決定,只是將目光暗自集中在陳學良和項飛身上,在不引起外界注意的情況下,對這兩人實施更為仔細的觀察和更加嚴格的考核。
由于關琳珊的推脫,幾個地市級城市的有關部門直接跟關云天聯系,近一兩個月,他們又向關云天發出邀請,實在沒法再拖延了,關云天覺得養老項目的進一步擴張勢在必行。
正好利用這個機會,關云天想讓兩位重點候選人參與其中,感受一下項目的決策過程,畢竟這也是企業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在此過程中,還可以對他們的綜合素質進行深入面的考察。
跟葉佳怡談到這一想法時,她也覺得這是考察鍛煉年輕人的絕佳機會,但在具體做法上提出了不同意見,
“為了不引起外界的猜測,我覺得應該做一些掩飾。”
“你是說......?”
“如果現在還不想讓外界知道陳學良和項飛是集團公司重點培養的接班人,做一些掩飾是有必要的。”葉佳怡道。
“嗯,接班人的事迄今只有咱們兩人知道,現在還不到對外公布的時候。掩飾嘛......,要不這樣,把他們兩個分開,每人單獨做一個項目?”
“分開單獨做項目當然很好,但我認為還不夠。”
“哦----,那你認為怎樣做才好呢?”
“接下來不是準備在四個地市級城市投資養老項目嗎?除了陳學良和項飛,再挑選兩名年輕管理人員參與其中,他們四個人在你的親自領導下,每人負責一個項目,而且,即將開始的第一個項目,最好由另外兩人的其中一個負責,這樣就不會引起外界的猜測。”葉佳怡把細節都考慮到了。
“這辦法不錯,完可以掩人耳目!”關云天贊同道。于是,公司以借調的名義,從前期考察的幾名候選人中又挑選了兩名人選,關云天帶著其中一人參加了跟本省一個地市級城市的養老項目投資洽談,因為已經多次接觸,對方提供的條件又很優惠,雙方一拍即合,很快就簽訂了項目投資協議。
在一切談妥之后,關云天任命這位年輕人為項目負責人,負責項目實施過程中的日常管理。
在啟動第二個養老項目投資計劃之前,葉佳怡告訴新材料分公司常務副經理項飛,讓他把手頭工作暫時交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