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午八點剛過,關云天跟邢工準時到達天星石化設計院技術處,“關總,你們很準時,我這就通知相關人員過來開會。”馮處長招呼客人坐下等待。
八點半左右,在設計院的會客室,由馮處長主持的洽談會開始了,院方出席的有技術副院長老黃,項目負責人凌工。
關云天向院方介紹了擴產目的和要達到的規模,院方提出了初步技術方案,隨后草簽了合作意向書。
“黃院長,凌工,現在能否報個技術轉讓費用的價格?”關云天顯得比較急切。
“關總,你要說技術路線的話,現在就可以定下來,但技術轉讓費和技術服務費,恐怕要我們去現場查看后,再根據具體的工作量才能計算出來。”
“那好,如果沒有別的事了,我們現在就想返回單位,不知道設計院的工作人員是否愿意跟我們一起走?”
“關總,你也太著急了,怎么說也得吃了午飯再走呀!”老黃道。
“午飯就不吃了,有機會再聚吧。”關云天就要起身告辭。
見客人執意要走,黃院長也不好挽留,“好吧,你們先走一步,我們收拾一下,隨后就到。”
回到單位,關云天委托丁祥謙幫助德發煉油公司組建的財務科,已經組建完成,由昌達集團財務部的一名汪姓主管會計任德發煉油公司的財務科長,從社會上新近招聘了會計和出納。
新公司有了公章賬戶,建立起臺賬以后,關云天催促各參股方盡快將入股資金到位,他的昌達集團也不例外。
兩天后,天星石化設計院的技術人員在項目負責人凌工的率領下,到現場考察,關云天親自程陪同。“還需要對原德發煉油廠的生產裝置進行實地查看嗎?”關云天問。
“那倒用不著,我們把以前的技術檔案翻出來,發現德發煉油廠現有這套裝置的圖紙很完整,設計時我們會做好技術對接的。”
“凌工,你們還要不要跟德發的老板韓德發見個面?”關云天考慮,畢竟老韓跟天星設計院有過多年交往,讓他們見面屬于人之常情。
“不用了,只有黃院長跟這個老韓比較熟,我們跟他不認識。另外,我們打算馬上返回設計院,還有好多準備工作要做。”
關云天很欣賞這種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那我就不留你們了,咱們以后見面的機會很多,我也希望你們盡快開展工作。”吃了晚飯后,關云天把凌工一行送上了當晚的火車。
過了一個星期,關云天接到天星石化設計院馮處長的電話,邀請他過去商討技術轉讓與服務的合同事宜。
關云天獨自一人如約而至,見到技術處的馮處長后,對方給了他一份報價明細,讓他仔細過目后再談技術轉讓合同。
在賓館,關云天用了整整一天時間才看完了這份長長的報價明細表,他得出一個結論,也許煉油行業比較特殊,這個行業的技術轉讓費都別具一格!就他手里拿到的這份報價表,比橡膠設計院年產一百萬套子午胎的取費還要高出百分之五十!這讓關云天吃了一驚。
工藝部分另當別論,但同樣的水電氣等公用工程的設計,同等規格,這里的取費比簾子布和輪胎行業普遍要高百分之三十以上,這讓關云天很不理解。
如今的關云天,經過簾子布和輪胎兩個大項目的鍛煉,對技術轉讓的談判過程和其中的細節早已不陌生,再也不是那個懵懵懂懂,對方說啥是啥的門外漢,雖然行業不同,但原則基本一樣,不合理的取費和報價,根本瞞不過他。
第二天上午九點,談判在天星石化設計院的會客室舉行,雙方參與談判的只有三人,院方代表是技術處馮處長和項目負責人凌工。
老馮開門見山,“關總,我們的報價明細你都看完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