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學良在養老項目的一系列操作,雖然沒給企業造成明顯損失,但他的為人處世和工作方法,在同事和下屬中影響不好,也不可能得到關云天和葉佳怡等公司主要領導的認可。
由陳學良負責的養老項目建成以后,移交給了有關機構運營管理,跟其他幾位臨時抽調的項目負責人一樣,他也會到原來的工作崗位。
通過這種方式對昌達集團兩位重點接班人選進行全面考察,陳學良的一些做法令人詬病,但他的工作能力還是有目共睹,項飛的綜合表現則得到了同事下屬和集團公司主要領導的一致好評。經過對比分析,關云天和葉佳怡得出的結論是,陳學良不拘小節,但工作比較激進,項飛沉穩老練,進取心則稍顯不足。
既然通過了考察,即使陳學良在為人處世和工作方法上略有不足,除了不如項飛綜合素質高,但比其他候選人仍然高出一大截,說明他還是可用之才。
事到如今,對昌達集團未來接班人的篩選考察可以告一段落,挑出的兩位重點人選,通過長達近兩年的多方面考察,項飛各方面都很出色,可以放心使用,陳學良在細節上有所不足,但工作能力跟項飛不相上下,也是公司值得重視的人才。
接下來要對兩位重點人選的任用做出安排,關云天跟葉佳怡商量后,他們覺得在適當的時候,應該將項飛和陳學良調離現在的崗位,讓他們到更高的職位上接受鍛煉,也算是集團公司對他倆的進一步培養。
半個月后,集團公司人力資源部做出一項人事任免決定,項飛調任集團公司總部,出任董事長助理,陳學良則到了葉佳怡旁邊的一間辦公室,職務是總經理助理。
此番人事調整,不免引起外界猜測,都在言傳項飛是董事長接班人,陳學良將來會出任總經理。根據考評結果,關云天和葉佳怡也有這種想法,但現在還處于培養階段,他們決定暫時不給項飛和陳學良定位,畢竟離正式接班還有十來年,誰也不知道這期間會發生什么。
......
集團公司主要經營管理者的接班人選確定下來后,葉佳怡向關云天建議,應該著手建立集團公司監事會。
“怎么突然提出這件事?”關云天有些不解。
“并非突發奇想。不知你是否記得,當時珊珊做出拒絕成為昌達集團接班人的決定,咱們就談論過這件事。”
關云天想了想,“對,當時就曾提起過。作為正規股份制企業,本來就應該有監事機構,是應該把這一環節補上。”
“其實在集團公司管理機構主要負責人新老交替之前,監事會確實沒有多大用處,因為昌達集團情況特殊,第一代創業者本身具有極高的自制力,根本不用監督。但是,隨著一些新人的逐漸上位,監事機構的建立就該提上日程了。”
關云天作為昌達集團的創建人,他對企業經營管理有非常清醒的認識,企業能發展壯大到現在的狀況,其進取
(本章未完,請翻頁)
心和自身約束能力可見一斑。即使葉佳怡等后來的參與者,不僅為公司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而且他們每個人同樣嚴于律己。這樣一個人人自律,發憤圖強的團隊,監事會確實顯得多余。
現在情況不太一樣了,項飛和陳學良進了公司領導層,雖然他們還不是決策者,但應該讓他們從一開始就感受到權力必須接受監督,不能濫用,這是葉佳怡提出成立監事會的良苦用心。
兩位接班人是從諸多候選人中精挑細選的,項飛沒得說,即使陳學良,他的絕大多數方面也得到了集團公司主要領導的認可,雖然成立監事會看上去是針對他倆,但并非關云天和葉佳怡對他們不信任,畢竟在把一家自己苦心經營的龐大企業交給外人管理之前,有必要未雨綢繆,扎緊籬笆,防患于未然,這一舉措其實對誰都有好處,與信任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