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好似雞蛋的殼一樣。
不過,如把雞蛋殼放大成無限大,那其殼間物質間的距離同樣成為巨大的空間,仍能使光線通過。只因為光不是地球人認為的那樣直射進來的,而是漏進來的。
否則,眾多的星星與星際物質間,讓星光直射進來是不可能的。只因光線也能彎曲,折射、反射等。
宇宙的各向同.性,其實也是因光是漏進來而給人造成的錯覺罷了。這與地球人當年直觀地把太陽當成繞地球轉沒什么兩樣。
“較大點的石塊或雪團崩潰時,會產生很多大小不一的碎塊,塵霧,影響很大的范圍,如飛船遇到這種情況或誤入這樣的地帶,就有可能被這種塵霧裹住,出現進退兩難局面。
這種塵霧對電磁信號也有屏蔽作用。因而往往造成飛船失聯、失事。”
“這種現象,你們也常遇到嗎?”
“是的,我們常遇到,因此而失聯與死亡的隊員也有二百多名。”老船長說。
“有這么嚴重嗎?”
“當然,”老船長說:“不過,我們柯爾特人的死,與地球人的死是兩碼事。我們的人失聯或死亡后外太空探險分局就立即上報,把失聯或死亡的隊員按他們留在柯伊伯人生命信息檔案館立即復制成人,又回來繼續執行探險任務。”
“那我們擔心什么呀,死了很快復生。”托馬斯“笑”了。
“唉,你說得倒輕松哪,你就是不知道,死,對我們柯爾特人來說,與地球人同樣可怕,因為我們與地球人一樣,有痛神經。面臨死亡,也不是一件快活的事。還得經歷一段痛死的過程。所以,當然也怕。”
“反正對我們探險者來說,無論是內太空,還是外太空,都是相當危險的行業。”作為柯伊伯人,托馬斯當然明白死后復生的經歷。其實,其在內太空執行任務時的一個隊員也死過兩回。
前一次因未及時更新其生命信息庫里的資料而曾一度失掉與自己認識與相伴的那段記憶,把他當成陌生人呢。
“你們為什么不在作業店安裝快子轉換器呢?那樣可以快帶到達作業點吧?”
“那東西并不是那兒都可以裝的。”
“那些作業中才用它呢?”
“主要用來外太空探測與探礦時用。”
“現在我們作業點搞的是什么項目?”
“采礦。”
“采礦為什么不能用快子轉換器?”
“快子轉換器,兩頭必須有相同的物質才能轉換的。而我們這一頭有的礦石,那一頭有嗎?”
“我倒是忘了這些。”
“所以,采礦作業點用不上。礦石還得用飛船運輸,這樣也只能用有人或無人的飛船來回地走。快子轉換器雖可以快速輸送人員,但采礦點空間復雜,轉換器常常被浮星掩埋或撞毀。”
“那我們隊的人中,從事外太空探測的有多少人呢?”
“現在已開始用智能快子轉換器探索了,所以這方面不象以前那樣需要大批人員了。只需要大量智能化快子轉換艙,自動探入浮星中,每隔一定距離設一個點,這樣不斷地向太陽系殼膜外伸展。”
”這等于說,我們沖出太陽系殼膜的日子不遠了?“
”這不太好說。“
”為什么?“
”太陽系殼膜厚度達數億公里,這么厚的殼,想現在這樣的速度一點一點地向前邁,不知猴年馬月才能穿透,就算穿透了,想進入其它星系的內太空,還得鉆它的殼膜。所以,我們想實現自己的夢想,還得走很長的時間。“
”按你的說法,現在外太空探險隊的大部分人從事探礦與開采,對嗎?”
“是的,因為這事涉及到眾多柯伊伯人的生死攸關的大事。因為柯伊伯人的生活必需品都得通過內外太空探險隊來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