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滑板車結構很簡單,扶手、板、輪子三樣部件一結合便是成品了。
家里訂的青磚還要幾天才送過來,院墻有來福來旺幫忙,不差他一個半大小子,利用這時間顧福郎做了十輛滑板車,頭兩個比較慢都用了一天的時間,后來做多了就熟練了,一天能做兩個,又在顧如槿的指導下在車上做了裝飾。
只是少年畢竟還小又是第一次自己做生意,不知道怎么打開市場。顧如槿便給他出了個主意,將顧盼娘帶出去,讓她在街上玩滑板車吸引人氣。
這日一早,天未亮,顧福郎便套了驢車帶著自己做的滑板車和顧盼娘一起去了鎮上,李氏不放心兩個孩子,就裝了一籃子雞蛋也跟著去了。
到了鎮上天已經亮了,秋天是收獲的季節,集市上有許多各村趕來的農人賣著家里的瓜果蔬菜,換幾個錢能在冬天吃個飽飯,像他們這樣的人家是不會拿糧食出來賣的,交過糧稅后自家人都不定夠吃。
顧福郎將驢車停到集市口,那里有專人看著,只要給兩文錢保證不會丟。
幾人找了個空地,顧福郎將滑板車擺了出來,這次做的匆忙也不知道能不能賣出去就做了每個大小都是一樣的沒有細分。
經過幾天的練習,顧盼娘已經玩的嫻熟了,在街上騎了一個來回從街頭到街尾,果然吸引了五六個孩子跟了過來。
“小童要不要試試,讓姐姐教你怎么玩。”一個約五歲的小男孩跟在顧盼娘身后前眼巴巴地看著她玩,顧福郎拿了個滑板車上前問道。
小童歡喜地點頭。
看到同伴可以玩,其他孩子也涌了上來爭著要玩。顧福郎要他們排好隊,一個人只能玩一會兒,最后幾個孩子沒有玩盡興。顧福郎便說想要拿回家玩得花錢買,讓他們回家問問父母給不給買,幾個孩子歡喜地跑著回家了。不一會兒就有孩子拉著自家父親或母親回來了。
“小哥兒,你這什么車怎么賣啊?”一位三十來歲的大嬸上前問道。
“二十五文一個。”第一筆生意顧福郎還是很緊張的。
“二十五文!你這就是小孩子的玩具,不能吃不能喝的賣這么貴!”大嬸說著便要拉著自家孩子走,只是孩子正在興頭上哪里肯聽話。
“我們這滑板車是獨一份的別處沒有,若是玩的愛惜些能玩好幾年呢!等孩子大了不玩了,家里的其他孩子能繼續玩,二十五文很劃算的。”看到大嬸要走,顧福郎趕緊攔住接著道,“這樣吧,咱頭一宗生意,我給你便宜五文錢,你給我開個張有個好兆頭。”
其實他本來就想賣二十文一個的,是三姐說定會有人講價,不妨賣二十五文,有人講價就便宜五文錢更能吸引人,果然便宜了五文錢,大嬸便要了一個。
看有人買其他觀望的人也有掏二十文錢買的,顧福郎說什么也不賣,對那人道,“剛剛是開張生意圖個彩頭,之后就不能賣那個價了。”這也是顧如槿教的,這樣后來買的人就會后悔沒有第一個買,心里動搖就更容易成交。
顧福郎接著又道,“這樣咱們幾個叔叔嬸子有要的就一起,三個以上我一個給便宜三文錢。”
幾人互相看了一眼,有掏了錢的也有扯著孩子回家的。
一會兒賣出去了四個滑板車,掙了八十六文錢,顧福郎心里很是激動,這是他第一次自己掙錢。
一早出來母子三人只一人吃了一個窩頭,顧福郎拿了六文錢買了三個包子,分給李氏和顧盼娘一人一個,自己吃了一個。顧盼娘歡喜地大口吃著,李氏則嘮叨著買饅頭就行。
之后一上午滑板車又賣出去了三個,眼看要晌午了李氏的雞蛋也賣完了,三人便收拾了東西趕了驢車回家,路過點心店顧福郎又花了十幾文錢給兩個外甥買了一封點心。
回到家中,顧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