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公主大婚。
喜帖已快馬加鞭送出。
除了邀請各個諸侯國以外,還著重邀請了西域各國。
為了抗擊匈奴,大炎一直著力與西域各國交好。
西域各國,大都反復(fù)無常。
為了各自利益,常與大炎虛與委蛇,今天站隊大炎,明天站隊匈奴。
這次長公主大婚,剛好是一個機(jī)會。
劉徹準(zhǔn)備邀請他們來京都,讓他們好好看看大炎的繁華與實力。
不說讓他們徹底投靠大炎,至少讓他們在大炎抗擊匈奴時,不背后插刀。
所以這次大婚,有著非常重要的政治意義。
不過使者一去一回,即便快馬加鞭,也得一兩個月的時間。
而西域各國來使,想要到達(dá)大炎京都,需要的時間自然會更長。
武帝經(jīng)過考慮,與大臣探討之后,決定把婚期推遲,定在三個月以后。
衛(wèi)言自然是無所謂的。
越晚越好。
至少不用那么快就失去自由。
而長公主劉伊,卻是心急如麻,每日看著邊境送來的書信和墻上的地圖。
二十余天后。
邊境突然傳來急報。
李廣利率領(lǐng)五萬大軍馳援樓蘭國,中途突然受到匈奴伏擊,不僅沒能為樓蘭國解圍,還損失慘重。
五萬大軍,只帶回來了一萬多。
樓蘭國眼見大炎軍隊?wèi)K敗,立刻毫不猶豫地投降了匈奴,重新與匈奴結(jié)盟。
于是,大炎駐扎在玉門關(guān)的軍隊,為了安全,不得不放棄據(jù)點,退回到了關(guān)內(nèi)。
而其他在西域各國的少量軍隊和使者,皆被樓蘭國和匈奴從中間截斷,徹底失去了聯(lián)系。
消息傳來京都,朝野震動!
武帝大怒,在后宮對李夫人破口大罵,先是貶謫了李廣利兄長,又把李家眾人叫來大罵一頓。
李廣利被剝奪侯位,依舊待在邊境,防守邊關(guān),戴罪立功。
這個時候,武帝方想起長公主來。
自從衛(wèi)青去世后,大炎就再也沒有能征善戰(zhàn)的男兒了,這幾年若不是長公主在邊關(guān)經(jīng)營征戰(zhàn),只怕大炎原先得到的戰(zhàn)果,早已被消耗殆盡。
匈奴似乎知曉大炎無人,近年來越來越猖狂,不僅蹂躪西域與大炎交好的各國,還時常侵?jǐn)_大炎邊境城鎮(zhèn)。
武帝前期對匈奴的壓制,早已不復(fù)存在。
這個時候,急需要幾場大的勝利,來掐滅匈奴越來越囂張的氣焰。
而武帝能想到的將領(lǐng),竟只有身為女子的長公主了。
偌大的大炎帝國,竟無男兒可用!
何其哀哉!
未央宮。
御書房。
劉徹看著手中邊關(guān)書信,正在愁眉不展時,外面內(nèi)侍通報:“陛下,長公主在門外求見。”
劉徹回過神來,連忙道:“快讓阿伊進(jìn)來。”
長公主今日沒有再穿那身紅色長袍,竟穿上了自己的銀色盔甲,腰間別著劍,高挑冷酷,英姿颯爽。
劉徹見她這身打扮,愣了一下,方道:“阿伊,你這是……”
劉伊站在下面,拱手道:“陛下,邊關(guān)告急,請允許臣即刻離京,趕往邊關(guān)!”
劉徹眉頭皺了一下,擺手道:“不可,不可。三個月后,你就要大婚,邀請各國的請柬已快馬加鞭發(fā)出,我大炎豈能失信于人。”
劉伊鏗鏘有力地道:“婚事豈能與國事相比?邊關(guān)告急,樓蘭叛變,匈奴愈加囂張,我大炎若是再不給予有力還擊,只怕西域那些依附我國的各國,皆心頭失望驚懼,惶恐不安。若他們一同拋棄我大炎,與匈奴結(jié)盟,我大炎之前努力,將會功虧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