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只軍隊,當然員都是當地的吳國人組成的。他們,打著護國軍的名號,但實際上,幾乎就相當于是楚人拉出來的一支給他們當炮灰的隊伍。
所謂‘護國軍’,修士的平均實力水平,是非??皯n的。而且,不管是裝備水平,還是他們的配合默契程度,也都同樣很差。
而唯獨可以拿出來說的戰斗意志,其實也很令人擔憂。
固然,不排除確實有一些慷慨激昂之士,因為國家的淪陷而心生憤恨,決定從軍,與楚人一同作戰,將齊國人、燕國人給趕出去。
但實際上,絕大多數人都明白,跟他們站在一起的楚國人,一樣不安什么好心。自己完就是被楚人拉出來作為擋槍的角色,是炮灰。
都被人拿來當炮灰了,還指望能有多強的戰斗意志、多高的士氣?
但甭管怎么說,這批被組織起來的‘護國軍’,至少在數量上,是非常龐大的。
而楚國在西邊,每進一步,所謂的‘護國軍’的數量,就會更進一步的膨脹一分。
轉眼之間,他們進入到建都城所在的江州邊境的時候,連帶著‘護國軍’和楚軍主力,數量已經來到了近二十萬人。
這就是個很龐大的數字了。
而他們陳兵于此,沒有再更進一步,那是在等待更大的壓力。
魏人,也有動作了。
在過去的很多年,魏國一直都在承受著北邊和東邊的雙重壓力。曾經堪稱在修行界東邊,最強大的一個仙國,在上一次的魔亂之后,萎靡不振到了如今了,甚至在那場戰爭之后,還向魏國割讓了大片的領土。
但這并不代表他們就甘于如此。
魏國的國力,還是強盛的,同時他們還擁有兩位法相高手,其中的大將軍夏滄,更是曾經在東方世界堪稱無敵的存在。
當然,這一切在陸青橫空出世之后,被改寫了。
但如今這個機會下,魏國人并不甘寂寞。
他們才是那個最不愿意看到吳國也落入到陸氏手中的勢力。如果那樣的話,他們等于從北到東再到南,被面包圍了。
于是,趁著楚國出動的這個時機,魏人也組織了一支數量只有兩三萬,但其中卻包含了很多菁華的隊伍,快速南下。
領軍者,是宣武侯鄭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