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王閣下想要一個什么樣的和平?”俾斯麥認為普魯士與奧地利的戰爭不應該是現在,而是未來目前普魯士的國力無法承受來自德意志地區的壓制。
“普魯士解散北方聯盟,解散德意志關稅同盟。奧地利將普魯士攜手維護德意志的安全問題。”
梅特涅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散德意志關稅同盟,只要德意志關稅同盟解散,奧地利帝國就可以在德意志關稅同盟解散的時候,建立一套以奧地利為標準的關稅同盟將德意志拉入自己的陣營中。
盡管奧地利的工業化基礎比普魯士差了一些,但是秉承著寧可不要也不能滋敵的態度。
梅特涅決定吃下這枚“苦果”,雖然德意志關稅同盟很可能導致國內例如匈牙利的反沖擊,但是總比普魯士憑借關稅同盟將奧地利逐漸排除在體系之外的要好上許多。
“不可能!”俾斯麥厲聲拒絕了梅特涅的“好意”,“我國堅決不會解散德意志關稅同盟,德意志關稅同盟代表了整個德意志地區的利益問題。這并不是普魯士一家所能夠決定的,所以德意志同盟不可能解散。”
“俾斯麥大使,我并不是說關稅同盟解散,而且說建立一個更加龐大的關稅同盟,將所有德意志邦聯成員國都聯系在一起。德意志關稅同盟將變成邦聯的關稅同盟!”梅特涅想要一個以奧地利為主導的德意志關稅同盟,盧森堡的加入可以讓荷蘭的自由貿易進入德意志地區從而分擔來自普魯士的火力。
“不可能!”俾斯麥再次拒絕梅特涅,“我只是一個外交大使,沒有權利決定德意志關稅同盟的問題,但是我相信任何一個有良知的普魯士人絕對不會同意解散關稅同盟。”
梅特涅的臉上露出遺憾的表情道“俾斯麥大使既然這樣的話,我們只能在戰場上見面了。”
“親王閣下,希望奧地利軍隊能夠像您一樣在戰場上同樣也戰無不勝。否則在美麗動人的外交語言也無法彌補軍事上的差距。”已經撕破臉的俾斯麥對梅特涅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