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宋青枝自己去了東大寺,先去了上次買牛奶和酥油那家與那胡人婦女打招呼,那婦人不如何出東大寺范圍,大約很少見到周人少女,挺新鮮的,也與青枝比劃著招呼。
青枝將蛋糕給那婦人看,比劃著解釋是用她家的牛奶和酥油做成的,又將切成骰子形狀的蛋糕分了一塊給她品嘗。
那婦人吃完叫那小男孩過來,嘰里咕嚕說了幾句,那小男孩問青枝道“我娘問你這個好吃的點心賣不賣?”
青枝點點頭,指著切好的三角形一塊,道“五百文。”
小男孩翻譯之后,那婦人愣了一下,但還是很爽快地拿出錢來,買了一塊,與那小男孩就在柜臺后面將蛋糕分食了。
青枝見那小男孩頭發卷卷的,眼睛很大,看著特別可愛,等他吃完蛋糕,她蹲下身笑瞇瞇問道“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康樂。”
“好名字!”
孩子有些害羞地點點頭“我們是康國人,在大周以國為姓,爹說希望我常常喜樂,所以叫康樂。”
“你喜歡這個蛋糕?”
“喜歡啊,原來這叫蛋糕?是蛋做的嗎?”
“對啊!還有牛奶和酥油。很好吃對吧?可是不好賣,你沒事幫我在小朋友里面宣傳一下啊。”青枝說完臉有點發燙,教唆小朋友買零食,真是罪惡啊!
“我表妹和舅媽都很愛吃甜的,你等一下!”說完噔噔跑到簾子后面去了,大約是大家族聚族而居?
果然康樂很快和一個明艷的小姑娘跑了出來,那小姑娘膚色白皙,睫毛長得驚人,大約剛剛已從康樂那里聽過了蛋糕的事,一跑出來便緊緊盯著青枝托盤中的蛋糕。
一個身材胖大的婦人也跟在他們身后走了出來,她包著漂亮的淡黃色頭巾,嘴唇紅而豐厚,看起來很嫵媚。
胖大婦人一走出來,柜臺后面康樂的媽媽就和她說了一句什么,兩個婦人嗤笑起來,青枝覺得好像是康樂媽媽在笑胖婦人愛吃甜食,胖婦人也自嘲。
康樂介紹道“這是我舅媽,這是我表妹,她叫康銀兒。”
舅媽買了兩塊蛋糕,一塊自己吃了,一塊給康樂與銀兒分吃。
青枝很開心,蛋糕一共八塊,調研用掉一塊,康家買了三塊,今天只要把盤里剩下的四塊賣出去,就算成功!
康樂的舅媽與媽媽在柜臺用胡語聊起天來,青枝發覺銀兒也會說周國話,蹲下來與兩個孩子聊天。
“青枝姐姐,這個蛋糕是臘月才有的嗎?我以前沒見過。”
周國每個節氣都有不同的點心,春天有青團,夏天有梅子糕,秋天有菊花糕,冬天有年糕,更不用說什么重陽糕,中秋月餅之類的了。
“不是哦,每一天我都可以做。不過……”青枝突然想到一件事“生辰那日,可以做一個最大最圓的,叫生日蛋糕。”
“一整個嗎?!”康樂與銀兒都驚呆了。
“對啊,而且如果你們的娘便宜賣牛奶給我,我還可以用好吃的奶油,在上面做花。”
聊了一會兒,青枝說該出去接著推銷了,康樂與銀兒都跟在她后面走,路上遇到熟人,兩個孩子有時會用胡語對人介紹蛋糕,遇到小孩更是介紹得更外激動。
不一會兒,青枝的蛋糕就賣完了。
東大寺的胡人很多做的馬匹、皮毛或是珠寶的生意,也有做酒肆或是飲品店的,大家經濟比較充裕,又愛吃奶制品做成的食物,所以蛋糕非常受歡迎。
青枝從此就在東大寺賣蛋糕,接下來幾天越烤越多,忙不過來,帶著計惜云一起售賣,供不應求。
賣了一陣子,生意越發好了,青枝與計惜云都需要三更就起來開始烤,晾涼了白日好裝盒拿去東大寺售賣,周圍的街坊見賣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