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
難道自己真的不孝嗎?
不是的;他沒有作對父親不敬的事情。
難道真的要把犯法的父親弄出來才叫做孝嗎?
答案是否定。
作為兒子,明知父親所做的事情傷天害理,也去庇護,只能是害人;孝要論是非。
作為兒子,明知父親所做的事情人神共憤,還幫脫罪,只會是害己;孝要分好壞。
作為兒子,當父親年老的時候贍養他,孝是責任。
作為兒子,當父親需要照顧的時候照料他,孝是愛護。
作為兒子,當父親虛弱的時候托起他,孝是擔當。
作為兒子,當父親孤獨的時候陪伴它,孝是陪伴。
作為兒子,當父親需要你的時候,你在身邊,孝是盡力;當父親不需要你的時候,你時刻準備著在他身邊,孝是盡心。
對于老人而言,溫情勝過黃金。作為在監獄里的老人而言,需要自由與愛;肉體沒有自由,心靈可放飛;身體禁錮的時候,愛可以歌唱。自由是束縛之人的渴望,可以給靈魂一片艷陽,讓心田受陽光普照;愛是無助之人的希望,可以給虛弱的人力量,給黑暗的人光亮。所以秋生決定探望自己的父親,作為兒子給不了父親自由,給與他滿滿的愛;人獻出愛的時候,變得特別有歡暢;人收到愛的時候,感到格外的舒暢。
張德財非常忙,竭力利用一切資源想把坐牢的爹給救出來。經過四處打聽,他得知人比錢重要,只要把人找對,要不了多少錢可把事情辦好;做事要問錢,更要問人。張德財作為一個鄉下人,城里的人一個不認識,在公檢法系統的人一個不認識;在這種情況下,再多的錢起不了作用,更何況他沒什么錢。錢是人掙的,也是人花的,離開人錢是一張紙。所以在爹的事情上,他花再多的錢也愿意,所花的錢都是值得;價值在人身上最容易體現,錢會讓人發光;價值與金錢的統一,是許多人的信仰。
他一想到錢,火冒三丈,哪有不幫助弟弟的兄長?哪有連親爹都不救的兒子?秋生不算一條漢子,更不是男人;漢子應該錚錚鐵骨,男子應該頂天立地。秋生天生殘缺,沒有一副好骨架;一直以來都是靠他的舅舅來養,自立是做人的基礎;他連養雞這樣的事情都做不成,自強需要事業的保障。人不能自立,很難堅持自己;人沒有事業,很難實現自己;自立是堅持自己的必要前提,事業是實現自己的最好田地;對于一個對自己弄不清楚的人,談什么都是空談,不知己者如何做事;對于一個對別人搞不清楚的人,做什么都是白做,不知人者怎么成事。
素芬知道,一個性格高傲的人,經受不起拒絕,會輕易傷了他的自尊。一個人的尊嚴受到挑戰,會下意識的保護自己,如果不能立即攻擊對方,會把它偷偷隱藏起來,找一個恰當的時機發泄;如果沒有把情緒宣泄,會壓抑在心底,在一個未知的點爆發,加倍報復別人。壓抑情緒讓人痛苦,壓抑仇恨讓人折磨;情緒有爆發力,仇恨有殺傷力,兩者結合起來,會讓人致命。
“秋生你先出去一下,我與你弟單獨說幾句話。”秋生出去以后,素芬對張德財說“錢的事情,我們來想辦法。我們的意思是錢我們會去攢;秋生也同意。”誰說錢都不是事,可能他沒有遇到缺錢的時候。
“他也同意,讓他把養的雞賣掉也同意?”
“同意。鐵柱畢竟是他的親爹。秋生就是這么一個人,當弟弟明白事理,應該理解他。只要他愿意改變態度去救你爹,是不是應該原諒他呢?”提前預防勝過事后彌補。
“我原諒他。我求他的時候他那么地正義凜然,我怎么原諒他呢?”原諒不能僅局限于口中,應該出自心里。
“好啦。兄弟之間沒有隔夜仇,過一段時間就會好的。”血緣的紐帶加上戰斗的情誼,這樣的兄弟更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