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方平滿腹心事地回到家門口,迎面撞上來找張菀柔玩的蘇輅。
張方平瞅了蘇輅一眼,截了女兒的胡,喊蘇輅去書房說話。前段時間蘇輅拜王安石為師,張方平心里就忍不住犯嘀咕難不成王安石家也有個女兒?
等蘇輅回來找他埋怨了王安石幾回,張方平就不琢磨這事了,這小子太滑溜了,他在三司事情又忙,還真沒時間好好管束他,有個王安石督促督促他也挺好。
張方平還給王安石送了把戒尺,希望王安石能勤加利用。
為了這事,蘇輅還氣了他挺久。
蘇輅揣著從翰林院那邊拿回來的文章,正要給他張妹妹送去呢,無緣無故被張方平逮住,他心里是有小情緒的。
不過看張方平愁眉不展,蘇輅又暫且放下不滿追問道“您是不是有什么煩心事?雖然我?guī)筒簧厦Γ衣犎苏f,有些事說出來心里會舒服點!”
張方平去了張印紙歷子給蘇輅看。
蘇輅拿過一看,覺得看著老眼熟了,上頭主要就是給人填寫當?shù)厝丝谧兓⑽慕坦ぷ鳌⑥r(nóng)業(yè)生產(chǎn)等等方面政績,最后由三司判官進行審核和統(tǒng)計。
三司判官,那不就他爹的職位嗎?
蘇輅奇道“我爹還要管這事兒啊?他都五十好幾了,干這個不太適合吧?”
張方平給他講了其中曲折,本來吧,這東西是擺設(shè),但是現(xiàn)在有言官覺得既然有這個制度就該執(zhí)行,所以希望三司這邊別再把它當擺設(shè)。
就是這事吧,想借機提拔自己人很難,想得罪人卻很容易!
簡而言之,這活兒干了沒啥好處,不僅增加了工作量,還容易惹來一身騷。
蘇輅聽明白了,立刻給出自己的主意“今年都過去快一半了,半路搞這個不太好吧,這不是逼人造假嗎?所以,我們明年再搞,明年您和我爹說不準就不在三司干了,讓別人頭疼去!”
張方平的第一想法也是這樣的,這會兒聽蘇輅不假思索地講出來,臉頓時黑了。
張方平對蘇輅諄諄教誨“很多事固然是對自己沒好處的,可是對天下對百姓有好處。要是人人都想著對自己沒好處,人人都不想去干,誰來為百姓謀福?”
蘇輅說道“我覺得百姓只希望你們別今天一出明天一出,一天到晚胡搞瞎搞。一道你覺得對百姓大有益處的政令頒布下去,先知道它們的是地方官員和依附于他們的豪商富賈,先把它們琢磨明白、能從中得利的也是這些人,最后能有多少好處落到百姓頭上就看這些人的良心了。”
張方平靜默。
他為官多年,在地方上歷練的次數(shù)不少,見過的事情也多,蘇輅的話并非聳人聽聞,而是確有其事。
百姓所求的不過是安穩(wěn)而已,等閑沒有要緊事,他們根本沒想過和官府打交道。
對于朝廷頒布的政令,他們也是聽聽就算了,讓服役就服役,讓繳稅就繳稅,別的他們都不太懂。
真正聞風而動的,往往是那些嗅見商機的豪商富賈!
許多打算讓利于民的舉措,最終還是肥了這些人的錢袋子。
至于政績考評這種事,評判標準定高了會引得所有人不滿,評判標準定低了會形同虛設(shè)。要是把標準定錯了,底下官員為了湊政績往下邊攤派一堆事,苦的還不是百姓?
張方平說道“照你這么說,還是拖著好?”
蘇輅說道“老師,不是我瞧輕您,著實是以您如今在朝中的地位,就算擬出一個全面又適用的標準,也沒法把它推行開去。”
這一年來蘇輅私底下觀察過了,他岳父在朝中的盟友少得可憐,他要是真搞了這事,估計可以當靶子被人瘋狂掃射了。
看看如今御前得意的韓琦、文彥博、歐陽修、包拯等等,哪個和他交情好了?
反倒是這些人之間彼此眉來眼去,平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