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沒少共同進退!
就連司馬光這個資歷跟王安石差不多的官場新茬兒,也靠著恩師的關系頗得文彥博、歐陽修等人的關照。
朝堂之中,沒有盟友寸步難行!
張方平說道“照你的說法,我就該什么都不做,拖到自己挪位置?”
蘇輅說道“那當然不是什么都不做,鹽政改革不是搞得挺好?何況前段時間您和韓相公還合作搞了個《驛券則例》,不僅重新擬定了驛站的使用規范,還給大家增加了不少福利,大伙都挺高興。當官不就該干點大家都高興的事!”
張方平還是有些不得勁。
《驛券則例》是他和韓琦牽頭搞的,主要是規范一下整個郵政系統,順便把官員的出差福利落實到位。
這東西好搞得很,也不會得罪什么人!
正因如此,搞了也沒什么實質感,還是跟啥都沒干似的。
蘇輅見張方平神色郁郁,就知道他還是惦記著搞考評改革的事。
這挺正常,畢竟他岳父也是范仲淹的忠實擁躉之一。
蘇輅暗搓搓給張方平出了個主意“要不我給您推薦兩個人選,您把他們挖到三司來,讓他們反復討論,拿出個適合的章程。我聽人說‘理越辯越明’,說不準他們能拿出個人人都認同的方案!”
張方平咂摸著蘇輅這句“理越辯越明”,覺得頗有道理。他問道“你推薦誰?”
蘇輅說道“我老師王安石,還有開封府推官司馬光!您看,他們兩個都是年輕一茬里頭勢頭最好的,朝中有不少人都看好他們。要是他倆真想出了好方案,還怕別人不支持嗎?”
當然,也可能是王安石和司馬光吵來吵去吵來吵去,最后捋起袖子直接打一架!
兩個死對頭的宿命對決提前到來!
今天開始,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那場景,想想就很妙啊!
什么?王安石是他老師?
他還小,他還是個孩子,朝堂上這些紛紛擾擾和他沒有關系!
就算王安石打輸了,他也沒法和司馬光一樣追隨敬愛的老師去地方上搞發展!
唉,一想到這一點,他心里就十分慚愧,到時一定會堅持寫信問候老師,表達一下自己濃濃的思念之情……
真是沒想到啊,才拜師沒多久,師徒二人就要分隔兩地,他連功課都沒法做了,真是太讓他難過了!
所以,他們什么時候打起來?
他真為他們擔心啊!
張方平自然不清楚蘇輅心里那點小九九。
他聽到王安石這個人選,點了點頭,覺得可以。
可是聽到司馬光,他又沉吟起來。
張方平那抗拒的表情過于明顯,蘇輅一看就知曉里頭又有一段故事,不由詢問張方平是不是跟司馬光也不太對付。
張方平一臉平靜地給蘇輅講了講其中糾葛。
倒不是他對司馬光有什么意見,而是他當年有個舉薦人叫范諷,而范諷和司馬光的老師龐籍不太對付,曾經被龐籍追著彈劾好幾回。
這又涉及到前頭的李迪和呂夷簡之爭。
當時范諷跟李迪好,龐籍跟呂夷簡好。
雙方曾經你來我往,打了個不可開交!
范諷和龐籍有過這么一段,張方平與司馬光自然不可能有什么交情,必要時他們甚至會毫不猶豫地踩對方一腳。
蘇輅聽完,一陣沉默。
他忍不住問“您就說吧,朝中有誰和您沒仇?”
這人際關系都可以媲美王安石搞變法以后了吧?
張方平老臉一紅。
他就是沒啥朋友,他能怎么辦!
韓琦,和他不太對付;歐陽修,和他不太對付;包拯,和他也不太對付!
這臭小子專揀人痛處戳,太不給他這個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