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時間里,姜應整個人都清閑了下來,除了幫忙做飯和干一點簡單的事情外,其他的什么也幫不上忙。
在他強烈的要求下,村民們終于答應他,在另外一個空曠的地方搭建了一個簡易的棚子,用做孩子們臨時的教室。
這下生活可充實多了,白天大多數時間都在給孩子們上課,課間放學時間就去工地與村民們討論建設方案。
至于做飯的問題,已經被村里的婦女給承包了下來。
反正現在村里是一片熱情,人人都忙得不可開交,該去小溪掏沙的去小溪掏沙,該去磨石灰石粉末的就去磨粉末,人均分工明確。
姜應相信,照這種熱情干下去,很快新的學校就能夠建起來。
……
一天上午,牛大力領頭的數人正照著姜應畫下的痕跡挖地基,正有說有笑的干著,不遠處的棚子中傳來郎朗書聲。
“同學們,請翻開xx頁,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一首唐詩《靜夜思》!”
“下面請跟著老師的節奏朗誦一遍。”
“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幾位聽到朗讀聲的村民停下了手中的活,開始攀談起來。
牛大力將稿子墊在地上當凳子做了上去,看向教室的方向滿臉燦爛的笑容,又看了眼自己的弟弟,詢問道“二力,你十多年前不是跟著老先生上過幾年學嗎,你懂這小姜老師教的是什么嗎,給我們說說唄!”
牛二力不可置否的點了點頭“那是當然的,雖然沒學過,但多少還是能聽懂一些的!”
一旁的大水牛聞言也搬了塊昨天才燒好的紅磚過來坐下,也是十分的感興趣“那就說說唄,我沒讀過書,沒文化,今天倒是要開開眼,欣賞欣賞那古人的調調到底說的是什么意思。”
要說十幾年前,牛二力還真的跟著村里的老教師上過幾年學,直到老教師去世。
牛二力擦拭了一把額頭上的汗水,不緊不慢的說道“別急啊,讓我再聽多一遍,剛才都沒聽清楚。”
畢竟那個時候家家戶戶條件都不允許,都忙著干活養家,根本沒這個時間去學知識,基本上家里有兩個孩子的,一般都是稍大的去田里干活,小的才有上學的機會,所以當時能夠上學的人并沒有幾個。
而這牛二力就是這為數不多的人之一,當時死皮賴臉的,從小就嚷嚷要跟老先生讀書識字,一直嚷嚷到二十好幾才得逞。
他雖說不上多么有文化,但識字寫字還是有能力的,當時在村里算是不可多得的知識分子。
在他們談論的時間里,孩子們又朗誦了一遍。
“床前明月光……”
牛二力一邊專注著,一邊點了點頭,這回可算聽清楚了。
他捋了捋思路,又捋了捋嗓子,這才開始解釋詩詞的意思“咳咳,你們可聽好啦,我就說一遍。”
性急的牛大力皺了皺眉頭,十分不滿“嗯,你倒是說啊!”
一旁的大水牛也是應和著說了一句“你這是想急死誰?”
“嗨,這還不簡單?”牛二力站了起來,雙手負在背后,就像個老先生一樣““床前明月光”這段應該就是指城里人生活條件都很好,住著大房子,臥室的天花板都是玻璃蓋的,直接就能夠看見月亮。”
“這“疑是地上霜”嘛,指的應該就是城里人的地板都是用光滑的瓷片鋪的,月亮照射下來閃閃發光。”
“至于“舉頭望明月”應該就是晚上睡不著覺,起床在房子里面抬頭就能看見月亮。”
“這最后一句“低頭思故鄉”就更好理解了,說明小姜老師他想家了。”
“這首詩呢,主要概括的是,小姜老師一個人在外面,想念家里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