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地區遭到成建制的外敵入侵? 燕國地方官府有資格調遣那些家族門閥的私兵共同守衛。
不過說是這么說? 真要是遇到那種情況,調動效率是什么樣子就只有天知道了。
畢竟地方門閥豪族已經被燕國中樞朝廷壓榨了一次,交出了大半家族私軍中的精銳? 只要不到生死存亡之際,很難將剩下的那部分都交出去。
當然,在維護治安和守衛邊境方面,這些地方豪族門閥還是挺積極的。
畢竟治安好了,地方豪族門閥的商隊就安全了。
這個時代雖說土地才是根本,但真正的豪族門閥崛起幾乎都是靠著官商兩道,靠種地是很難種出地方豪族門閥的,土地只是他們的根基,商貿和官場才是門閥大族發家致富的關鍵。
任何上得了臺面的地方門閥世家,幾乎都有著自己的商會。
可以說,在漢地除了朝廷的官方商會外,經濟貿易主要就依靠這些地方豪族門閥,普通的小商小販根本雇傭不起鏢師,自然無法進行遠程貿易。
那種特立獨行的行腳商,是土匪強盜們最喜歡打劫的目標,哪怕抱團貿易,也很難跟大家族的商會隊伍競爭,只能吃點邊角料。
守衛邊境更不必多說,一旦外敵殺進來,這些富得流油的地方門閥豪族就是第一個被宰殺的肥羊,尤其是邊境郡縣的地方豪族門閥,往往都會把大部分家財砸在私兵上面,就是為了安全考慮。
到了燕國,這一現象也沒改變,無論是閩越還是漢武帝帶領的漢國殘孽,想要入侵燕國,首先要打破那些邊境豪強得封鎖線才可以。
當然,邊境豪強比起內地豪強也多出了一個財貨收集方式——去敵國搶掠。
在這個時代,搶劫可比做買賣賺錢多。
同時,不斷的搶掠也可以為邊境豪強練出一支能戰之兵,這使得邊境豪強的戰斗力普遍高于內地的豪強。
面對燕國朝廷征召私兵的時候,邊境豪強由于有著守土負擔,所以可以保留更多的實力!
感謝萬眾一心aczs打賞100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