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這幫江湖人士腦子都秀逗了么?
竟然會認為大燕帝國因為圍剿他們的損失太大而停手。
真當我會在意那幫普通士卒的生死?”
“陛下,戰場上死的可不是普通士卒,都是經歷過戰場磨練的老卒,這種老卒都是大燕帝國打敗漢國積累起來的,江湖武者認為陛下不舍得損失也有一定的道理。”
下首的賈詡笑呵呵的提醒道。
賈詡說的自然沒錯,但這些老卒卻都是出自那些漢地分封領主的私兵家奴,這種人不管朝廷如何施恩,根都在分封領主的地盤上。
畢竟他們的家庭和親屬生活在分封領主手下,甚至干脆就是分封領主的家生奴隸或佃戶,世世代代為地方實權豪族工作!
因此,無論朝廷如何施恩,除非真的把他們整個家庭遷徙出來,再分封出去一片土地將他們變成有田產的軍戶兵,否則是不可能真正獲得他們忠誠的。
然而,燕國真要是那般做的話,支出的田產和安置費用是一筆大數目不說。
這種釜底抽薪的方式還會得罪整個漢地的世家門閥,徹底打破燕國定鼎漢地與地方大族建立的默契關系,可謂是弊大于利。
畢竟現在漢地地方世家門閥的實力保存的還算不錯,他們雖然給燕國供出了許多‘血稅’,但根基并沒有遭到打擊,漢國崩的實在是太快了,漢軍都來不及報復那些叛變的世家門閥就被白起掃入南方苦寒之地……
一個兩個,甚至幾十上百個地方豪族門閥的反叛都無法威脅到現在的燕國,但如今的燕國在漢地統治下,世家門閥的數量何止三位數?
如果把那些中小地方分封大戶算進去,漢地的大大小小分封領主已經達到幾十萬的數字!
其中大半都不是漢地傳統的世家豪族,而是后來投資燕軍得到封地的新晉勛貴。
這些勛貴出身十分繁雜,有當初投靠燕軍的山賊大寇(實力不夠的無法拿到投名狀),也有地方上有錢無田商賈之家,還有趁亂在漢地掀起叛亂,打著迎接大燕旗號的義軍首領。
可以說,這幫人和那些投靠燕國的漢地傳統世家門閥,在燕軍平推漢國的過程中,起到了三分之二的作用!
比白起起到的作用還要高!
這就是趙作仁與漢地世家領主共天下的原因,他們是真的功勞巨大。
現如今在平定武林門派的戰斗中,這些地方領主也是出人出力,圍攻光明頂萬余人的戰損,不到一個月功夫就補充齊全。
畢竟燕軍主力圍剿那些名門大派,地方門閥領主都是需要出人出力的? 要不供應糧草軍械等物資? 要不從佃戶中抽丁口組織訓練成新兵,填入燕軍作戰序列里。
一家兩家自然出不了幾個丁口新兵,但千百家出丁口新兵呢?
最重要的是? 剿滅地方叛軍的名門大派對地方分封領主是有好處的。
古往今來? 叛徒最遭人嫉恨? 這幫地方分封領主成為燕國的既得利益集團,都是踩著漢國的尸體上位的。
自詡支持漢國正統的武林門派當然對他們恨之入骨。
對付燕國朝廷這幫江湖人士不敢硬碰硬? 但滅掉那些分封領主的家族還是可以的。
尤其是那種中小勢力的分封領主? 都得抱團取暖? 不然哪一天殺進來一批江湖武者就能把他們家族的塢堡平了。
漢地的武林勢力固然強大? 但卻太過分散,就算是頂尖的門派都劃分為一僧一道一魔四大宗七個勢力,只能算是松散的聯盟,連一支像樣的武林反抗軍都組織不起來……
因此? 平日里對付那些地方分封領主的武裝家丁穩占上風,但面對朝廷圍剿大軍就力不從心了。
如同羔羊一般被追趕得四處亂竄。
江湖武者嘛,面對軍隊自然要懂得敵進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