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 敵再進我再退的道理。
游擊戰術那不是無組織無紀律的江湖人士能玩的來的。
游擊戰的要義江湖武者只學會了前面的一部分……
結果? 在白起的分兵合圍戰略驅趕之下? 一群群江湖武者從五湖四海被驅逐集中到能給與他們安全感的名門大派的老巢。
光明神教沒了,第二個目標則是同樣有一個老巢基地的劍宗蜀山派。
蜀山的地形可比光明頂險峻多了,這一戰雙方廝殺了整整三個多月,朝廷的軍隊前前后后損失兵力高達5萬!
民間傳聞,蜀山山腳每天都會運下來一批批尸體,其中大部分都是燕軍士卒? 小部分為江湖武者。
江湖武者在劍宗蜀山派的領導下,成功打出了1比十幾的戰損比!
而白起的驅逐行為也讓劍宗蜀山派大喜過望,來者不拒的盡可能接受那些共同反抗朝廷保證的江湖同胞。
只可惜,這種消耗戰笑道最后的終歸是朝廷大軍,哪怕劍宗蜀山派打出的戰損比再高,朝廷的后援兵力也源源不斷,根本殺之不絕!
當趙作仁再次收獲一大波生命精華時,漢地江湖的名門大派也算是回過味來了。
這屆燕國皇帝就是一個冷漠無情的主,根本不在意普通士卒的生死。
雖說燕軍送死的士卒都來自于地方分封領主私兵,但這些私兵并不是地方分封領主的親朋好友,絕大多數都是他們的佃戶和家奴。
所以死了這么多人,地方分封領主雖然偶有怨言,但跟燕國朝廷并沒有產生太大裂痕。
再加上剿滅名門大派確實有好處,所以燕國上下一片和諧。
放在武林江湖大派眼里,這種和諧相當于判定他們已經進入死亡倒計時。
位于高山峻嶺中的大派老巢固然難以攻打,但只要舍得死人投入,世間沒有攻不破的堅城。
武林江湖才有多少武者?
這些武者里面還要分出去愿為朝廷走狗的人!
不出意外的,江湖中的反燕風氣開始漸漸逆轉,大量中下品的江湖武者開始投靠燕國朝廷的錦衣衛,搖身一變成為昔日師兄弟得仇敵。
之所以投靠朝廷的人大多修為低下,是因為朝廷沒有給修為高的武者更高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