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快七歲,到了上學前班的年齡,霍香跟她說了這事。
“去學校干啥?”一聽就覺得不好玩。
“去學校學習呀,學算數,學認字,可好玩的呢。”
雖然覺得媽媽說的不是真的,但是也有了些興趣。于是霍香把她送到村里的小學。
看到教室里好多孩子坐在整齊排列的長條桌后,老師一個人站在前面的臺階上,老大懵懂地坐在給她安排的座位,很快跟同桌聊上了。
“都別說話了啊,咱們上課了。”老師敲敲桌子,然后在黑板上寫拼音字母。
上了兩節課,老大覺得沒意思,老是坐著不讓動只能看黑板。課間休息的時候跑回了家,跟媽媽說上學怎么怎么不好玩,霍香無奈地開導了她幾句,現在也快到了上午放學的時間,于是就讓她待在家里等著吃飯。
聽說不用去了老大很高興,還是家里好,想干啥就干啥。中午吃完飯玩了一會,沒想到霍香下午又把她送去學校了。
老師也批評她說不能上課的時候跑回家?!皠e人都不這樣,就你跑回去了?!鞭D頭對同學們說:“你們是來念書的……”她心里有點亂沒注意老師后來都說了什么。
有段時間老大總會下課后往校門那邊看,或許還會在校門外待一會兒,上課鈴響了才跑回教室。沒多久她習慣了在學校里上一節課玩十分鐘的節奏,也和同學混熟了,有了玩伴就不再老想著回家。而且不久之后媽媽說服了妹妹也去上學。
家里開始蓋自己的房子,放學回家的路上她們去看過,離現在的家很近還是可以和原來的朋友們見面,只是新家沒有院子,搬來以后就要在大街上玩了。
認字以后她把媽媽給寫在本子上的名字擦了,“我不要那個’燕’,我是大雁?!?
“這個燕多好呢!”
“這個燕太小了,飛不高?!?
糾纏很久,老大就要那個雁,霍香哭笑不得,沒招兒先由著她吧,自此老大就用“飛雁”這個名字上學。有時走在街上她會想:這個世界怎么會有個我呢?多么奇特!能看、能走……為啥我不是別人,就是這個我呢?
她覺得自己非常特別,感覺特別好,直到她和妹妹上了一年級,換了個嚴厲的老師當班主任,這是后話。
到了寒假,孩子們看爸爸媽媽串山楂做糖葫蘆覺得好玩,也跟著一起串,有串五顆山楂的,有串八九顆山楂的,上面的要大顆,下面的小,才串得漂亮。串好后孫全就熬一鍋冰糖水,等糖水拉絲了就可以裹山楂串了??粗职謰寢尠压咸侵纳介p輕甩到刷過水的菜板上,晾涼后就是定型好的糖葫蘆了。
孫全將大掃把扎成柱子狀,糖葫蘆插在上面的縫隙里,準備扛著出去賣。
三個孩子早就流口水了,“給我一串吧!”
“我也要!”
每人都得了一串,吃著酸酸甜甜的糖葫蘆非常開心。
過年了,霍香今年給每個孩子都買了新衣服,換下了打著補丁的舊衣裳。補丁是她用縫紉機或手工繡的蘋果、桃子、小貓咪等可愛圖案,孩子們挺喜歡,換下來的時候還有些舍不得。
大年初一去姥姥家拜年,挨個兒地找大人喊“過年好”,然后大人就會給孩子一張嶄新的紙幣當壓歲錢。每年的壓歲錢都會被媽媽收走“代為保管”,不過還是會留幾毛錢給孩子們零花。
過完年不久就開學了,霍香看兒子自己在家挺孤單,讓他也跟著兩個姐姐去了學前班。
小家伙很高興坐不住,上課的時候,一會兒在大姐這里坐坐,一會兒跑到二姐那里坐坐。
老師見了說:“大雁兒看好你弟弟,別讓他亂跑,咱們上課呢。按說他還不到年齡來呢,來了就老老實實的坐好聽講?!?
“哦?!北焕蠋熣f了老大有點緊張,讓弟弟好好坐著。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