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點贓物,收歸宮城。著內四衛領命,將留守府包圍,即可緝拿李嵩入長安!”
聽到這句話,徐義多少心輕了。
高力士是個好人,沒有讓自己作難,沒有讓左金吾衛負責緝拿······
安排妥當后,高力士并沒有就此離開,而是將當時在現場的武侯,以及河南府尹的隨從,挨個問訊。
到底是懷疑了。
高力士離開了,帶著李嵩和那些可稱為巨萬的珍寶。
李煒沒走,需要暫代東都留守,待朝廷任命的東都留守到任后再離開。
徐義沒有著急去拜訪李煒,不添亂。主要是自己的心還有點亂,擔心露出馬腳。
廢墟是武侯負責清理的,徐義沒有過問,雖然心里癢癢,很想自己安排,也好消滅證據,但也不敢去過問。這時候需要謹慎謹慎再謹慎。
長安興慶宮。
“力士,情況如何?”
“回大家,李嵩招認,玉璽為他早年所得后私藏,對私藏諸多珍奇無法說明其來源。”
“那玉璽是老還是新?”
“宮里供奉辨認了,乃為老物,存世不少于百年,且不曾被人把玩。”
“也就是說,此事跟徐家那小子無關?屬于巧合?”
“老奴不敢妄言。”
“那坊墻倒塌是為何?”
“老奴請將作監大匠查驗了,其認為是在營建坊墻時,有人使用了燃燒過的竹節,加上坊墻日久,出現坍塌。”
高力士說著,將黃布抱著的,已經碳化變黑、變酥的竹節呈上。
圣人捻起一點,手指搓幾下,成碎末了。有點不解,搖了搖頭“或許是這小子的氣運吧······”
說起來,彈劾李嵩的彈章很多,若是圣人不準備歷練徐義,恐怕李嵩早就移位了。
留李嵩于東都,是從徐義跟李贄結仇時,圣人有意留著李嵩歷練徐義。
信安王不止一次夸獎徐義,讓圣人關注徐義了。
看重是看重,但是涉及到玉璽,圣人就不會掉以輕心。
從前段時間煤球的爭端,徐義以無賴的方法解決,并形成一定的勢,圣人覺得徐義走的是偏門。
所以,在發生玉璽事件后,第一時間就懷疑徐義了。
可結果······
“大家,據東都宮衛的調查,前些日子敗壞李嵩聲望一事,似乎跟徐義并無關聯,是有人借勢而為。而渡口死士也并非李嵩所遣。”
“有資格任職東都留守的臣工如何?”
“回大家,暫無任何牽連。”
又是一樁無頭案······圣人無奈的擺了擺手。
此事不得已又得放下了,雖然有另外的勢力在攪局,可無跡可尋。唯一欣慰的是,似乎這股勢力并沒有涉及朝局,僅僅是針對東都的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