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心眼,耍權(quán)謀,徐義終歸還是差一籌的。
就在徐義慢悠悠的讓船只飄蕩在黃河上時,朝廷的詔令到了,崔家的書信也到了,是崔升、崔瑤、崔珪都來信了。
朝廷詔令,讓徐義盡快在清明完成祭祖后,迅速趕回長安,并進駐細柳營······
而崔家的書信,則是告訴徐義,崔穎正從陸路趕往曹州,會與徐義一并祭祖,并告知徐氏先人,他倆會在今年完婚。
就是這樣!就是這樣,雖然都是好事,卻讓徐義心里憋悶。
“主公,是否在公明殿留手?”
只有鶯娘在場,徐清低聲問徐義。
“清叔,別想。說不定這時候的公明殿已經(jīng)被朝廷犁幾遍了,甚至我早年埋下的金麥釀圣人都知道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雖然朝廷不至于真的細致到任何地方,但是公明殿,在火藥彈出現(xiàn)后,朝廷肯定會重點關(guān)注的。”
“凌云子······恐怕凌云子這一次藏不住了。”
這時代消息傳遞的方式就這樣,朝廷的抵報算是最快了,當(dāng)徐義接到長安發(fā)生的事件時,恐怕朝廷已經(jīng)派人趕往公明殿了。
這是肯定的,當(dāng)見識了火藥彈的威力之后,長公主和信安王也攔不住圣人究竟火藥彈的源頭。
起初徐義本就是借凌云子煉丹炸爐這個借口的,徐義也沒指望公明殿里能眾口一詞的保守這個秘密。況且,對于公明殿而言,這未必算是壞事。若朝廷派人對公明殿有封賞,加上徐義這幾年的飛黃騰達······
改變不了什么,也幸虧徐義在公明殿除了金麥釀,真的沒留什么手。
也好,這樣也能讓圣人徹底放心。
崔穎到了曹州,卻遲遲不肯沿黃河折回來與徐義匯合,她羞于這樣做,卻不得不接受家族的安排這樣做。
原本,崔穎在知道徐義回鄉(xiāng)祭祖時,除了兄長崔渙,整個崔家沒人贊同她跟隨徐義回鄉(xiāng)祭祖。
訂婚是訂婚了,畢竟還沒有完婚,還算不上徐家的人,這時候跟著回鄉(xiāng)祭祖讓人看笑話。
可細柳營薛韶事件以后,在火藥彈的威力在長安權(quán)貴圈子里傳開了,從族叔開始,所有崔家在位的長輩,都催促著崔穎趕路,一定要在徐義祭祖之前匯合······這算什么呀?
不管崔穎是如何羞愧,還是跟徐義匯合了。
“義郎,我本來就是要來的,除了兄長支持,家里不允。偏偏后來又允了,還這般急迫。妾身甚是羞愧,無顏見你了······”
聰明的女人總是知道什么時候說什么話。
這時候若崔穎裝著什么事都沒發(fā)生,那在將來,整個徐家都可以裝著她是一個外人。崔穎懂,很明白。
在具體風(fēng)俗上,訂婚不參加祭祖是符合正常行為的,但是,鑒于徐義這種情況,崔穎陪著祭祖也同樣受士林贊揚。
關(guān)鍵就在于崔家怎樣做。
細柳營薛韶事件,讓崔家明白了徐義在大盛已經(jīng)有了堪比他崔家的勢力,不僅僅是受圣人寵信,更是細柳營的前途,很可能是未來大盛朝的利刃,是可左右朝堂走向的大勢力。
這時候崔家這般做,真的無可厚非。
“說到底,都是為自己的家族著想,我能理解。能放你來,不管原因和目的,我都高興。”
徐義這話說的實誠,確實是他心里想的。
這時候沒有滋生怨恨的空閑,他還在操心朝廷去過公明殿后的反應(yīng)。
“希望在你完婚時,朕能吃到你窖藏的金麥釀······”
圣人居然給徐義親自寫信了,就這樣不在乎臉面的告知徐義,公明殿他都知道了,因為,隨著圣人私信的同時,還有朝廷對凌云子的封賞。
凌云子從即日起,刺封云應(yīng)真人,享受朝廷五品官員待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