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看有沒有一個實現自己私心的社會環境。多了千年的見識,徐義覺得自己是有這樣的基礎的。
只是那所謂的千秋萬代,徐義懂得,那就是夢。可在知道歷史發展軌跡的情況下,做好各種規避,徐義覺得自己應該可以做到。
延續或者傳承一個千年世家,徐義有點想法······
說遠了,除了徐義腦子里多出來,卻尚無解決辦法的念頭,徐義還想著楊玉環的那個茬口······終歸是還不到抵抗君王的地步,有點無能為力。
徐義還是想著在長安,或許能在接下來的變化中,攪合一下,以此來改變楊玉環的命運。
所以,徐義不想扎根幽州。
就看接下來的變化了······
“可是有什么變化?”
“回使帥,末將也通過一些老關系打探了,似乎宴請的結果并不樂觀,反倒是更加激起了他們的嫉妒。”
李光弼一直在關注著幽州軍的動向。
“光弼,你認為應當如何?此時作戰是否合適?”
“使帥,萬萬不可。這一戰關乎我神策軍的聲譽,也關系到朝廷未來對神策軍的支持力度。”
“我神策軍只有五千,必須要有幽州軍的配合,才能做到對戰的大勝。在沒有處置好我方內部統一之前,絕對不可開戰。”
“朝廷在追問呢!若再拖,就要入秋了,拖到入冬,今年就沒有出戰的機會了,朝廷未必允許我等磨蹭一年的時間。”
其實,還有一點,前面的奏報說已經在籌備戰事了,拖不下去的。
李光弼是自己的副將,有些事撇不開,徐義想清楚的知道李光弼的想法。
“使帥,末將以為,還是做好幽州軍嘩變的措施為好,或者想辦法促使嘩變提前發生,一勞永逸,徹底解決幽州軍混亂的思潮!”
這就對了。
接下來,徐義讓李光弼布置整個神策軍軍營的防備。自己將徐思順喊來面授機宜。
其實,就是為神策軍和幽州軍的沖突找一個導火索······都是軍漢,難免有一些爭吵。
所以,事情就發生了。
很簡單的一件事,神策軍軍卒和幽州軍軍卒起了爭端,然后就有了成隊的混亂,再然后······幽州軍帶著武器把神策軍的軍營包圍了。
多么幼稚的計謀,就這樣實現了。
就在這一天,徐義帶著神策軍的將領到前方去熟悉地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