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到的風景便不同。
李光弼看到了工部進駐細柳營軍城,就想到了被搶班奪權,就想到了神策軍失去了基業,沒有了后盾。
徐義見工部進駐細柳營軍城,只是有點被背后捅刀子的感覺。至于軍城,徐義很清楚,不是誰都能玩轉的,他不擔心軍城失去掌控。
在徐義看來,這個時代不存在可以穩妥管理細柳營軍城的人,除了自己。
圣人對工部進駐軍城就是另外一個層面了。不管是徐義執掌,還是工部執掌,都是朝廷官員在執掌,都是在自己的恩賜下執掌的。
再說了,神策軍一戰成名,圣人也需要知道徐義對細柳營軍城是怎樣的態度。還好,這小子并沒有在細柳營軍城的問題上糾纏,甚至連一個疑問都沒有。
也是,當初徐義出征時,就算是將細柳營軍城交接給朝廷了。
徐義這一副要在幽州扎根的意圖,讓圣人甚為放心。
連長公主都在意細柳營了,徐義能這樣爽快的放手,圣人覺得徐小子是可信的,忠誠的。
就是李光弼也覺得徐義這時候不應該玩什么秋風行動向朝廷表忠心,而是應該讓朝廷知道,細柳營軍城是神策軍的根,不容他人染指。
李光弼也算是世家出身。徐義發現一個問題,就是凡是世家出身的官員,對于安身立命這一點很在意,在意的程度甚至高于對王朝的忠誠,高于到手的利益。
這不,就連崔渙和李峘都來信了,讓徐義針對工部執掌細柳營軍城一事做出反應。他們也會在朝廷聯絡人響應的。
“徐義,或許真的該想想怎么辦,實在不行咱直接帶人回去,看誰敢攔著!”
鶯娘算是伺候徐義衣食住行的,捎帶也幫忙整理私人信件。無一例外,都是在勸徐義針對細柳營軍城發聲的。
就連玉真公主,也字里行間對工部進駐細柳營軍城頗有微詞。
至于蕭興和裴沖,直接就在信函里指名道姓的辱罵李林甫了。
鶯娘本來一直對這些俗事不感興趣的,這時候被這些信件不厭其煩的提及,她也覺得徐義有點軟了。
“徐義,長安咱是有準備的,潁姐姐和孩子不用擔心······”
在鶯娘的心里,在乎的也就這點,其他的都無所謂。
“鶯娘,不到那種地步。至于說出聲······如其咱死乞白賴的跟朝廷討要細柳營軍城的管轄權,比不上朝廷求著咱回去效果好。”
“朝廷回求著咱回去?”
“應該會的,等著看吧。先把這邊疆攪合起來看看吧。”
是真的攪合亂了,整個大盛的東北邊疆都亂起來了。
李光弼率一千神策軍北上,薛嵩率一千神策軍,在徐風的配合下直接東進,而徐義則率中軍三千神策軍,直接穿營州而過。
不管是饒樂都督府,還是松漠都護府,安東都護府,甚至渤海都護府,神策軍一概不管,只要是有阻攔,直接殺過去,推過去。
不管是奚部,還是契丹,也或是室韋還是靺鞨,包括什么粟末部、黃頭部、達末部、烏羅部,也不管是內附大盛,還是藩屬,甚至都不搭理是不是忠誠于大盛朝廷。
徐義只有一個原則,非我族類必有異心,順者昌逆者亡······
作戰的原則,直接打擊酋長和部落首領的領地,將所有大一些的聚集地,直接轟爛,平推過去。
在整個幽州以北,徐義要求的作戰目的就是,在神策軍所到之地,不得存在有萬人以上的群組集聚,在神策軍所見之地,不得有除大盛官員以外的統治者,在神策軍作戰之地,神擋殺生佛擋殺佛。
一時間,從幽州開始往東北,雖然算不上血流成河吧,也確實到了冤魂遍地的程度。甚至連大盛的這些都護府都出動攔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