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只有一個相同的回應大帥有令,凡阻攔者,殺無赦!
都是見識了,,或者遠遠的看到了神策軍的戰力的,甚至還有混在這些部落隊伍中去近距離體驗過的。
差距太大,根本就沒有還手之力,純粹就是被壓著打的。
唯一讓整個遼東欣慰的是,神策軍從不趕盡殺絕,也從來不以人頭計軍功,而是單純的打散打亂那些聚集地。
就是那些首領酋長逃脫,神策軍也不會追擊,甚至還送盤纏,帶程儀,恭送著他們離開。
也不是沒人找徐義說理,甚至還有朝廷的官員帶著一起來說理的。就是安祿山,這個剛剛就任平盧兵馬使的武將,也帶著契丹的一些首領來求情了。
徐義都是一視同仁的,不多余,直接將朝廷給與的秋風行動回復丟過去“本帥奉命行事,旨在打出東北邊疆百年的和平!”
其實,徐義的這番操作,就是李光弼和薛嵩也怎么理解。
說真的,他倆覺得,徐義這就是在執行朝廷的詔令,還是不折不扣的執行,甚至沒有添加任何自己的意圖。
朝廷詔令所言,旨在震懾。那神策軍就真是在震懾,自秋風行動開始,神策軍不曾斬殺過任何一個部落首領,不曾搶奪過任何一個部落的財物。
也就是說,神策軍的秋風行動,完全是沒有戰功向朝廷請封的······
也這是因為這樣,讓神策軍有絕對的理由將那些找上門的首領推出去。
“大帥,到底這是為何?作戰了沒有戰功,僅僅擔心這些狗屁的首領找事,沒必要手下留情!若是大帥不好出面,交給末將。倒要看看,誰敢嘰嘰歪歪的。”
薛嵩這段時間也粗氣了,帶著神策軍這樣的作戰隊伍,確實有揚眉吐氣的資本。說話也豪壯了。
“不,這都不是原因,也不是目的。記住,咱們的目的是為回長安。”
這就更不懂了,神策軍回長安,跟打這些沒有必要的戰有和關系?
“這些部落首領被咱們推出去,會做什么?”
差不多謎底就要揭曉了,徐義也沒必要瞞著李光弼和薛嵩了。
“找關系,找人脈,這些部落首領多年在朝廷拉扯不少關系了,實在不行就親自到長安哭訴······”
“大帥,你是說······”
李光弼明白了。
大帥不能向朝廷請求回長安,最起碼不能表現出在意細柳營軍城的意圖,獨占細柳營軍城,那是忌諱,可以做,不可以放在臺面上,更不能讓圣人有看法。
那就讓別人幫自己說話。
神策軍的秋風行動,讓整個遼東都亂了,也正是這樣的亂局,大亂局,也就存在了牽動朝廷諸多勢力的可能。
這些勢力,再加上如此多的內附部落,藩屬部落,一起在長安哭訴著······神策軍就是擔一個嗜殺的名頭又怎樣?
朝廷詔令、長驅直入、重點打擊、不殺首領、應對有禮、恭送程儀等等,整一套操作下來······李光弼終于都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