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力士全程旁觀,不得不承認,徐義的這一波操作,不止是表達絕對的忠誠,更是讓高力士這一份人情沒送出去。
“力士,會同兵部、戶部擬個詔令吧,就想徐義說的那樣,逐步推進,全軍更換火器裝備。”
“讓戶部、兵部以及地方州府量力而行······”
徐義所說的道理是絕對能站得住腳的,甚至圣人本身也考慮過這種方式。當初恩準徐義籌建神策軍,本來就是為最終朝廷可以節制地方節度使而考慮的。
就是錢是個事。逐步推廣,圣人以為他還是能把控整個王朝的。
圣人再一次對徐義的忠誠加深了,這是高力士的感覺······得,白搭,信安王急匆匆找自己,就這樣被徐義簡單的化解了。
徐義心情很愉悅,相當的輕松,都想哼小曲了。
卻不知道此時的徐府里,已經是風聲鶴唳了。
從徐義進宮面圣,先是信安王來了,緊接著崔瑤帶著崔渙來了,最后連長公主也來了。
知道徐義進宮面圣,更是焦灼不安“這孩子怎么也不知會一聲!本宮見三郎,有些事也有個緩沖!”
李瑁以為他跟徐義的見面很隱秘的,殊不知一天不到,整個長安有頭有臉的人就都知道了。
而徐義進宮,更是有太多的人關注著······
就在徐義從宮里出來一現身,長安城里那些勾欄酒肆里閑坐的人,一個個都極快的離開了,然后避開各式人群,各自進了各自的宅院。
徐義進宮,這事不大,可對于整個長安的權貴而言,那就是大事。
徐義的死活本不該受人這般關注,可徐義的死活,卻關系到諸多的產業,那就是源源不斷的錢財。
說是合伙人,那是正常狀態下的,若徐義沒了貴族的身份,或者有任何差池,對于整個長安的貴人而言······說不定就是機會,最起碼是一次盛宴。
至于長公主,一旦徐義被圣人處置,就意味著長公主在圣人跟前也就沒了威懾力。
可惜,事與愿違,所見到的并非人們所預料的。
楊玉環被圣人敕令出家,整個長安的貴人都明白是幾個意思。這時候偏偏壽王跟徐義相約了。
一個百戰無一敗績的大將軍,一個對圣人絕對有怨恨的王子,在這樣的情形下相約,長安的貴人還是能想到一些問題的。
朝廷或許會有動蕩,可同樣的,大盛也就會出現變化。這種變化,對于徐義這些年所創立的產業,對于長安的貴人,那就是一次博得祖業的機會。
若徐義在位,勢力不墮,那些所謂的徐義的門徒也好,家臣也罷,或者說是由徐義一手帶起來的掌柜的也好,都肯定是為徐義是從。
可徐義一旦失勢呢?徐義一旦沒了勢力,沒了小命······人都要活著的。這就讓長安的貴人,自覺都有了領導這些新產業的機會。
徐義能在李瑁相約后想到這點,長安的那些貴人,見識過朝廷多少次風波的這些貴人,更是能想到所有可能。
只是這結果······不太順人意了。
徐義從宮里出來時的情緒,很明顯不像是受了斥責,倒像是受了表揚。
所有守在沿途打探消息的人都回各自府上奏報了,徐義也施施然的回府了。
“你這孩子,糊涂呀!”
長公主或許還礙于某些原因,不好直面的說徐義什么,可信安王李煒卻不忌諱。剛進家門,就聽見李煒劈頭蓋臉的來了這么一句。
“壽王,不僅僅是壽王,你一個百戰名將,怎么可以隨意約見王子?更何況還是壽王!”
“你可曾見過朝廷有任何一位將軍約見王子過?你怎么能這么糊涂!”
李煒就沒停,一句接一句的,真的是劈頭蓋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