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奇怪了,或者說也不算奇怪,朝廷和皇家也是有區別的。對于錢財,朝廷是朝廷的,皇家是皇家,就是圣人也不能任性的使用朝廷的錢糧。
這就是徐義可以騰挪的空間。
徐義在解釋結束,還恭敬的將這些年整個細柳營軍城的賬目呈給了圣人······這個是不需要公之于眾的,也不能公之于眾。
信安王李煒焦急的看向徐義,還有其他一些臣工,就是那些在細柳營軍城有份子的臣工,都很焦急的看向徐義。
這么可以這樣做?這不是坑人嗎?坑隊友呀!將各家的收益呈現在朝堂,這······
徐義對信安王微微搖頭,自己還不至于那么傻!
圣人似乎對這賬本很專注,甚至不顧這還是朝會,也不顧諸多臣工的不耐,專注的看著徐義呈上去的賬本。
“按照逐步,逐年推廣的原則推廣吧,因地制宜,各地節度使根據各地的情況啟用火器,最起碼要讓大盛的軍伍都熟悉火器,了解火器?!?
“凡是神策軍軍卒,調動出神策軍后,一律升一級,作為其他軍伍的火器教習。不需要調動神策軍軍卒者,朕也不做強制,但是務必做到所有軍卒要熟悉火器!”
候了好一陣,大概差不多圣人將徐義呈上去的賬本看完了,圣人才悠悠的開口了。一開口,就是不容置疑的定論,直接確定了必須推廣,也同時給與了個地方節度使空間。
也是,很多的節度使募兵糧餉,朝廷都不需要足額給足的,這也讓朝廷在某些事上必須妥協。
這還是一次朝廷逐步控制地方節度使的遠大策略,圣人不得不用這種溫水煮青蛙的方式,來打開局面,避免讓地方節度使逆反。
圣人不是擔心謀反,而是擔心地方上因為錢糧不足而削減兵員,再一次出現兵荒······府兵制崩潰了,好不容易才推行開募兵制,正處于兩者交替之時,不得迫之過急了。
給與了自由裁量權,也算是能過得去吧。
“另外,徐愛卿,這賬本······”
圣人的這話一出口,大朝會里很多的臣工都緊張了。
可不嘛,這可是細柳營軍城那些作坊的賬本。不管是玻璃作坊,還是水泥作坊,都是讓然肉眼能看得見的收益,可以說是驚天的收益。
誰也想······想著圣人能公開此賬本。也不對,有很多臣工是一臉怒視的看著徐義······可要被這小子害苦呢!
本來蒙頭發大財的事,非得要搞的人人皆知。
“這賬本的記賬方法······朕覺得新奇,是何人所創?”
“啟稟陛下,乃是微臣閑來無事琢磨出來的?!?
“好!徐愛卿,火器推廣似有難度,不過此記賬法······朕以為可以大力推廣!”
圣人和徐義這一問一答的,讓參加朝會的臣工都懵逼了,根本搞不清楚徐義這是又出什么幺蛾子了。
說真的,徐義本來不想推出這記賬法的,否則也不會是備用在袖籠里。
這是斷人錢財的行為,徐義不想太招人恨了。
若是那些參觀視察調研細柳營軍城的臣工,不對自己核算的各式火器成本提出異議,徐義不會拿出這本賬冊的,也就不會推出這種記賬法。
既然一個個都不是個玩意兒,徐義也就無所謂了。
至于賬本公開,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因為徐義所說的內務府、長公主、玉真公主對神策軍的貼補,完就是徐義將自家的收益貼補了,而內務府的收益,是明明白白的呈現在這本賬冊上的。
圣人會將這賬冊公之于眾?不可能的。
就是演示記賬法······
“來人,將本月宮內采買和度支的記錄呈上來······”
見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