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選擇樣本,徐義就知道,這一次自己又得償所愿了。
這一次大大朝會,便成了徐義演示并講解新式記賬法的課堂。
徐義不是會計,但是,對于后世那種最簡單的出入,或者說是借貸帳記賬法,還是多少知道一點的。
很簡單的,就是記出記入的羅列和匯總、結賬。
然而,就是這種出入記賬法,讓整個朝堂的臣工都緊張起來了。
這徐義,怎么這么多的幺蛾子!果然又出幺蛾子了。
李林甫也是深感無奈,他已經很小心了,盡量不去招惹這個徐義,可就是這么一次,并沒有針對性的針對,就造成了這樣的結果。
隨著徐義將宮內采買和支出一項一項羅列,一頁一頁的匯總,整個宮內一個月的賬目很快就清楚了。
相當的清晰,整個宮內采買的物品何庫存,任何一項在賬目上都顯示的特別清楚。
這要是想對賬了,只需要看著最后的匯總清點就可以了。
“圣人,諸位同僚,此記賬法是可以延伸的。”
“舉例來說,這賬本作為總賬本,那么絲綢一項在總賬上體現的是結余,就可以另外建立一本關于絲綢的賬本。”
“而另外建立的絲綢賬本,就需要絕對的明細了。比如要附以何年何月何日何人領取多少絲綢,作為憑證,作為助證材料存在······”
隨著徐義進一步的講解,一個個臣工的臉色更加不爽了。
徐義這玩意兒,真的不適合參加朝會,不適合撩撥。也就是針對推廣火器的事,大家還沒怎樣呢,他就玩這么一手。
“力士,可學會了?”
“回大家,老奴懂了。”
“好,既然懂了,那就在宮內推行此記賬法,也對宮內的物品做一次清點吧。”
圣人一邊對高力士說著,一邊看著一個個臣工:“諸位愛卿,想必不會比不上高力士這個奴才吧?也應該看懂了吧?”
沒人吭氣,誰也不能說自己不懂,他們真希望自己不懂。
“看來是都懂了,那就好。朕以為,此記賬法應該推廣,值得推行,也必須推行。”
“大盛稱之為盛世,到底家業多少,用此記賬法,朕也能明晰的知道。”
“這樣吧,六部九卿,包括整個朝廷衙門,兩月后,部開展清點。即日起,監察御史要熟悉此記賬法,不僅僅在朝廷衙門清點,就是地方州府,朕以為也需要來一次清點。”
沒人異議,也不敢異議。
圣人給了兩個月的期限,本身就是在給大家余地了。
只是對于徐義的恨意······那真是此恨綿綿無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