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不是拿喬,一邊跟人致歉,一邊該干嘛干嘛,不是要考驗哥舒翰的性子,也不是要擺譜,而是需要。
徐義需要對一些物事保密,讓帶來的工匠,在自己這邊拖延的時間里,把一些工具夠搭建起來······
待徐思順進來稟報后,徐義才起身“使帥,二叔,咱們到后院看看吧,應該走準備好了。”
這時候,哥舒翰和崔珪也明白了,徐義在這耽擱,是為了等著他的屬下做好準備工作。
也是,總不能讓節度使、刺史都陪著一群工匠一起干活吧,至于說站一邊傻等著,似乎也不合適。
一群人施施然的到了刺史府的后院,神策軍的工匠已經準備好了一切。
灶火、鐵鍋、水缸、柴火等等一些物事,讓人有點看不明白。
似乎還有一些像是搶救傷員的所謂紗布之類的物事,更是讓人糊涂了。就是崔珪也有點摸不著頭腦。
“這是青鹽?”
“這是土鹽?”
“徐義,你該不是要制鹽吧?若是這樣的營生,在鄯州還真談不上稀奇。這邊的青鹽,雖不是隨處可見,那也是有大量的可以采挖的。”
崔珪看到了青鹽和土鹽,有點明白徐義的想法了。
不過,若是這法子在中原或許還算是一門手藝,就是解州的鹽池,也有專門的鹽工。
在中原算一門營生,可在鄯州······這地方最不缺的就是鹽,真不算什么可以值得炫耀的,更沒必要這般大張旗鼓的。
“也是,也不是。制鹽是制鹽,卻與原本的制鹽不同,自然也跟采挖青鹽不是一回事。”
“使帥,二叔,你們先嘗嘗青鹽和土鹽的滋味······”
“這個就不必嘗了,不管是老夫,還是使帥,對青鹽都很熟悉,至于說土鹽,你莫不是想毒死老夫?”
“那玩意兒不能吃,喂牲口的······”
崔珪這算是給徐義做捧哏了,還繼續給徐義搭話。
而哥舒翰,在徐義回答是制鹽后,已經全然沒有了一點興趣。
本來以為這徐義真的有什么驚人之舉呢,自己還帶了兩名錄事參軍來,甚至都把隴右節度使府的大隱都帶來了,就是為第一時間和徐義簽契約。
沒想到徐義想賣弄的卻是制鹽······
這還真成了把戲。
在隴右,可以說什么都缺,卻從來不缺鹽,整個大盛朝,乃至周邊的大食、波斯、大秦、回紇等等,都用的是隴右道的青鹽,甚至跟吐蕃的很多戰爭,那都是因為鹽湖之爭。
徐義居然給自己獻制鹽之法,哥舒翰著實是有點失望,很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