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聞喜在回到謝家以后,仍是一臉悵然“姑娘,我不懂,瑞姑娘和姑爺不是一見鐘情嗎?怎么會弄到這個地步?”
謝宛芯在書案邊坐下,若有所思“也許就是因為,一見鐘情之后沒有再多看一眼、多問幾句,才會釀成大錯。”
聞喜愣了一會兒,目光有些畏縮“姑娘,我怕。若是我也嫁錯人,豈不是毀了一輩子?”
謝宛芯笑了笑,拉住她的手“你怕什么?有我呢!不是那真心實意對你好的人,我絕不會點這個頭。”
聞喜高興起來“那我一生的幸福就全靠姑娘了。”
日子一天天過去,從溫家傳來的消息,有喜有憂。憂的是溫老爺千方百計打點門路,終于面見了張淑妃,但這位寵妃娘子卻以一句“后宮不得干政”給予了回絕,任憑許下多少金銀孝敬,也堅決不肯松口。
喜的是正在一籌莫展之際,竟然柳暗花明又一村。溫老爺偶然打聽到,張淑妃自幼失去父母,由姑母撫養多年,感情深厚。后來她選秀入宮,幸運得到圣眷,從宮女一步步提拔起來。而她的姑母不是別人,正是與謝家幾代世交的李老爺之妻張夫人。
張夫人是李老爺的填房,也就是李謙平兄弟的繼母。謝夫人一聽到這個消息,二話不說就備下厚禮親自去了李家。張夫人收禮雖不手軟,辦事倒也利索,不出幾天就登了謝家的門,一是轉述淑妃娘子的話,愿意幫忙,但第二層來意就大大出人意料了提親。
謝夫人萬萬沒想到,李家竟會在這種時候來提親,要的就是她最疼愛的小女兒。
張夫人一臉理所當然“我們兩家本是世交,若是福氣好一點,早該結為親家了。小兒謙平配你家的五姑娘可稱郎才女貌,豈不正是天作之合?”
謝夫人笑得有點勉強,但并不敢得罪她“眼下三姑爺尚在獄中,這件大事未了,就另談親事,是不是有點不合時宜?”
張夫人淡淡說道“一碼歸一碼,男婚女嫁,天經地義,有什么不合時宜?何況等結了親,五姑娘就是淑妃娘子的表弟媳,成了一家人,辦起事來也更方便不是?”
謝夫人笑道“嫂子說的是,但婚姻大事,我總要問問她本人的意思。”
張夫人有點不耐煩了“誰不知道五姑娘是個眼高于頂的主兒?你可別存心拿這個話來搪塞我。”
她沉下了臉色“我們李家可不是非要求著你們,不過是看你們如今有急難了,多年的情分,能幫就幫一把。既是門當戶對,嫁奩上我們又不會多計較,你還有什么可考慮的?我勸謝夫人可不要端起架子,卻砸了手,省得日后后悔莫及。”
謝夫人趕緊向她解釋,說了許多好話才終于把她的臉色緩和了過來。隨后,李家的老爺又親自登了門,說的還是提親一事。幾番接觸下來,謝夫人摸清了李家的想法。
原來李家真正想要的,不止是她的掌上明珠,還有整個謝家的龐大家產。沒有兄弟、四個姐姐又都已出嫁的五姑娘,已順理成章變成了謝家的繼承人。李家盯著這塊肥肉已非一日,但李謙平三次求親失敗,正在無計可施之時,上天居然把這個絕好的機會送到了面前。李老爺和夫人一拍即合,有陶姑爺的命握在手里,還怕謝家不答應?
李老爺是志在必得,甚至提出了一個有創意的想法,長子之妻出身低微,次子之妻并未生育,如果五姑娘實在不喜歡小兒子,兩個哥哥也可以隨便挑選,看上哪一個,就叫哪一個休妻。
反正這個兒媳他們是要定了,至于是不是成全小兒子,那是根本無所謂的。
謝夫人在瞠目結舌之余,更加不愿意把女兒許給這種人家,須知以李家的德性,非但姑娘嫁過去過不了好日子,謝家的萬貫家財也遲早會被他們吞個干干凈凈。她便只是虛與委蛇,不表態不拒絕,一邊打探著事情的進展。
但李家也不是傻子,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