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顯如同開掛一般,在檢查開始之初就已經洞悉了所有手段,甚至預測了配合學員可能出現的壞事舉動。
將一切危險扼殺于搖籃之中!
他猶如是機械一般精密地運轉,從主警戒燈亮起到制止住學員收油門這不到兩秒的時間內,徐顯的眼皮子都沒見動一下。
雖說這種行為很不好,飛模擬機不是為了通過模擬機檢查,而是彌補正常航班無法練習到的項目。將正常航班和模擬機區分開,這種思維方式是非常不利于自身技術的成長。
不過,徐顯沒辦法!種種的外部條件讓徐顯不得不選擇這種投機取巧的方式!
宛若萬年寒冰的聲音響起的同時,瞬間打掉學員握著油門桿的右手。按照規定,v1之后,飛行員就應該松開握著油門桿的手。這就是為了防止在v1之后,飛行員亂動油門桿。
不僅僅是為了規定,只有學員的手離開油門桿,徐顯才能足夠放心!
徐顯算是明白了,這次他不僅僅要應對何常遠這個檢查員,還要提防著左邊配合的學員給他整出什么幺蛾子。
心累!
配合的學員的握著油門桿的右手被徐顯推開之后,抬頭看了眼前頂板,才發現是后貨艙燈亮著。沒有了主警戒燈剛亮起時候的緊迫感,學員立刻恢復了思考能力,這時候才知曉自己差點兒犯下了大錯。
學員有些無措,轉頭還想跟徐顯解釋兩句,可是面對上徐顯陰沉如水的側臉時,他沒有勇氣說出第一句話。
通常來說,按照干跑道查出來的起飛性能分析,也就是v1和vr之間相差極小,幾乎在v1到達之后沒幾秒,速度就會增加到vr。
還在學員轉頭偏向徐顯的時候,在確認學員的手已經離開油門的同時,徐顯將左手收回,重新雙手握緊駕駛盤。在抬輪這種姿態變化極大的動作下,還是需要雙手把控飛機,這樣才能操縱足夠穩當。
徐顯還沒有自大到起飛抬輪,單手操作的地步!
起飛之后,由于后貨艙燈亮著,有可能預示著后貨艙艙門沒有關緊,也就是飛機的密封性存在疏漏,這就存在釋壓的風險。
更為關鍵的是滇云機場的海拔是接近七千英尺,爬升三千英尺之后,如果真的是后貨艙艙門沒有關緊,那很有可能座艙高度警告就會響起,警告燈也會亮。如果出現這種情形,事件就變得復雜了。
三千英尺,以起飛爬升的上升率,兩分鐘左右就能達到,這表明徐顯只有兩分鐘的決斷時間。
徐顯幾乎是帶著學員進行增速收襟翼計劃,在此期間,學員也想到了釋壓的問題。
“哥,我們還繼續往上爬嗎?”學員略顯緊張地問道。
這次起飛的起始高度是3300米,也就是10800英尺,要是順著起始高度一直爬,那就是要超過一萬英尺了,座艙高度警告很可能會響的。
他正是有這些憂慮才會向徐顯發出疑問!
“你先看一下座艙高度升降表,看座艙高度有沒有下降的趨勢!再看看壓差是多少,如果貨艙門處于打開狀態,那內外壓差應該趨近于零。就算是真的沒有增壓,也要先上到最低安全高度。”徐顯不緊不慢地說道。
就算貨艙門打開,他也不覺得是什么棘手的問題。
“座艙高度升降表,下降?什么意思?壓壓差正常應該是多少?還有哥我不知道滇云機場的最低安全高度是多少啊!”徐顯說的每一個字他都聽得懂,但是連在一起就不明白了。
什么座艙高度升降表,什么壓差,什么最低安全高度,這對剛剛進行初始改裝的學員來說太過于魔幻了,這是他們還沒有接觸的領域。
根據飛機的自動增壓計劃,在飛機轉為爬升狀態后,增壓系統會將座艙高度增壓到略低于起飛機場高度,這就是起飛后座艙高度升降表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