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別的問題?”程光宇一愣,他覺得飛機通過壓盤方式穿越巡視車就算是大功告成了。可是聽徐顯的意思,難不成還會有變故?
“現(xiàn)在飛機只有一個左主起落架,飛機無法減速,否則飛機根本無法維持單輪滑跑的狀態(tài)。飛機減速不了,那么剩下的跑道已經(jīng)不能供給飛機滑跑太久。在這短暫時間內(nèi),如果要放下其余起落架的話,時間已經(jīng)趕不上了......”
程光宇如夢初醒:“對啊!他怎么就不把其余起落架給放下來啊?要是放下來了,也不會有后面的事情啊。其余起落架就算放下來了,也不會影響壓盤啊!”
只放下一個左主起落架可是壓盤,讓左大翼下壓,右大翼上揚。那若是將其余起落架也放下來,也不影響壓盤的操作啊,那為何值放下一個左主起落架?以致于后期無法收場。
徐顯說的確實是一個巨大的問題。
只要操作得當,飛機是可以維持單起落架滑跑的。但是,這一切的前提是飛機保持高速運動狀態(tài),不然機翼無法產(chǎn)生足夠的升力以保持單起落架支撐的狀態(tài)。
然而,由于空氣阻力和地面摩擦力的作用,需要適量增加推力。
由于放起落架需要一段時間,飛機就只能維持高速運動,否則起落架還沒有放下來,機體就要直接和跑道摩擦了。
不過,如果飛機維持高速運動,那滑跑完余下跑道也只需要很短的時間。這個短暫的時間甚至不夠讓其余起落架放下。因而,即便飛機越過了巡視車的阻擋,后面依舊面臨一個怎么將飛機停下的問題。
至少現(xiàn)在來看,這個問題是無解的。
“右主起落架肯定是不能放下的。不然在向左橫滾的時候,右起落架就會抬起。那時候,很有可能發(fā)動機吊艙沒撞上巡視車,右起落架就刮到巡視車,這是一個取舍問題,沒有兩全之法!”徐顯分析道:“不過,前起落架為什么不放下來,我也不明白是為什么。按理說,前起落架放不放出并不會碰到巡視車才對,沒有影響啊,沒什么不放呢?不對,如果說飛機不能在跑道上停下來,那就只能復飛!”
“復飛?你是說他還要復飛,越過巡視車了,再復飛?”程光宇驚叫道。
徐顯越發(fā)肯定:“一定是的!他一定在重啟二發(fā)了。可是為了防止二發(fā)起動有延遲,他必須做好單發(fā)復飛的準備,所以……”
“所以,他必須盡可能少使用起落架!”程光宇隨聲附和。
起落架本身的存在就是會增加阻力,對復飛性能會產(chǎn)生負面影響。由于飛機本身故障的存在,復飛性能就很不怎么樣,要是再加上起落架的阻力影響,那估摸著連初始爬升都不行了。
因而,徐清只能盡可能減少起落架阻力的影響。
單單一個左起落架所產(chǎn)生的阻力肯定要比左起落架加前起落架小上不少。
正常情況下,徐清最終目的肯定是要重新起動二發(fā)的。不放前起落架只是為了沒有在正常時間內(nèi)完成二發(fā)起動而準備的迫不得已的預(yù)防措施。
駕駛艙中,徐清直接一個壓盤,右側(cè)機翼上揚,同時陸心宇從左邊側(cè)窗觀察左機翼翼尖與地面的貼合情況,他要保證左機翼翼尖不會觸碰到地面,否則,左機翼翼尖剮蹭到地面會影響到飛機的方向穩(wěn)定性。
不得不說,徐清的操作實在精細到了極點。他只是直接壓了一下,一步到位,左機翼翼尖便是正好貼在地面表面,翼尖持續(xù)地在切割地面冒出來的綠草。這就意味著,徐清將翼尖和地面的距離控制在極細微的二十厘米左右,簡直如同機器一般精確。
飛機的接地點本來就離巡視車已經(jīng)很近了,加之偏大的進近速度,在接地之后,徐清壓盤改變飛機姿態(tài)的幾乎兩三秒內(nèi),飛機的右機翼的發(fā)動機吊艙就堪堪穿越了巡視車的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