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記不住,你家中情況,若有一人我殺一人。若家中無人,我會將你的肉啊,一片片切下,在你面前煮開了,喂狗。記住了嗎!”
這后面的這句,南帝捏著小太監的下巴說的,讓小太監躲也躲不了,只能怯怯地回話。
而康壽宮這邊,太皇太后恰好與桓王在一起下棋。
兩人都是老人家了,時日飛快,桓王如今還時刻回想起小時候被這位母后呵護的樣子。
聽聞彬州來信,太皇太后臉上寫滿了擔憂之情。
桓王臉上雖如平常,實則內心也焦灼。
老嬤嬤笑呵呵地對他們兩位行禮,“太皇太后,桓王殿下,你們都別擔心了,世子處理的很好!”
一聽這話,太皇太后的臉上喜笑顏開,趕忙命人取過信認真讀起來。
展信讀完,都是好事啊,她老人家忍不住嘖嘖稱贊。
不愧是她的孫兒,只是不知道此番他是否調用了銀虎軍?
桓王也湊過來看信,讀完了整個奏本,都是公事公辦語氣。
也對,畢竟這是給皇帝看的。
這孩子,難道不知道家里人都會掛念他媽?桓王忍不住在心里吐槽兒子。
這時,殿外有人通報“文修道長求見。”
桓王摸了摸胡子,有些意外,自己并未叫他來。
文修道長進來后,笑容更燦爛了。
“太皇太后,王爺!世子殿下真正的信在這!他派人送到了天渠山,怕……”
話還沒說完,桓王上前直接取過信來,不聽下文。
文修道長呵呵一笑,畢竟是自己的兒子啊,王爺還是相當在意的。
太皇太后也很高興,容兒果然有心了。
送往天渠山,確實是最明智之舉。
信有兩封,分別寫著“皇祖母親啟”、“父親親啟”。
為了怕家人擔心,信的外面特別用紅緞帶扎著,寄寓一切安好。
給太皇太后的信里,多是寫些各地的見聞,與來彬州一切順遂的事情,顯然信內一派祥和。
而給桓王的信內,卻是來彬州一路的遭遇與險情,包括遇到荀朗、遇刺、菜人、求藥、已經葉憫生事件。
雖是一封家書,內容卻足夠波瀾。
桓王臉色忽明忽暗,看到信里寫了他如今已痊愈,心里安定了許多。
當他讀到什么菜人之事,一股怒火直往上冒。
太皇太后年紀大了,不能再讓她多擔心,桓王也不打算詳細說說。
畢竟太皇太后也是個極其聰明的女子,怎么看不出端倪來。
一路順遂,只怕是想讓她安心而已。
罷了,兒孫自有兒孫福。
既然容兒選擇了這條難走的路,有些路,確實需要他自己去走。
其實阮仲容心里也知道,皇祖母必定不會只相信那封報平安的家書,但皇祖母一定會理解他的苦心。
南朝天地廣闊,要想征服這片土地,他要一個個去擊破那些阻礙,而不是一輩子活在皇祖母的庇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