熺連同其中軍大部接應撤回,并在稹蕿全力協助下重整防線,將之守得固若金湯、滴水不漏,令敵軍輪番試探攻擊都只能無功而返。
當對壘雙方的首領人物,均成了久經沙場的宿將,因實在找不到對手什么可趁之機,又各自有著不得不戰的理由,戰爭便成了硬碰硬的直接較量,數次血戰后,神眷迦嵐宗國與韃丹汗國互有勝負,始終無法徹底擊敗另一方,而掌握著戰爭主導權,卻不能將機動優勢化為勝勢的后者,至此在戰略上其實已經落入了下風。
稹蕿敏銳意識到對方已經萌生了退意,故在征求前線“二將”的意見后,聯名向宗王繁炢提出了罷兵議和的主張,肯定的批復很快傳來,與此同時,其也如愿被授權全面主持議和事宜。
幾經談判,互有顧忌的雙方,終于在劃定各自勢力范圍后達成了罷戰和議,因在此事中極力爭取,以致宗國面子、里子俱得保存,表現突出的稹蕿贏得了宗國高層權貴,尤其是軍方的極大認可。
如此一來,宗國寶座爭奪的天平自然朝著聲望高漲的一方加速傾斜,由稹蕿來繼承大位,忽然間就那么變成了一件順理成章、自然而然的事情,而發生在兩年后的事實,也的確沒有生出意外!
對于失敗一方的培熺來說,丟失王冠的確讓他飽受打擊,不過好在總算保住了迦嵐大宗祀的既有地位,在極為消沉地度過了幾年后,重新振作起來,立志要一雪前恥的他,不久即當上了父親,而且天遂人愿的是,人生頭一個孩子就是個男兒,這更讓他的內心無比火熱,再次變得躊躇滿志起來。
楠炓就是在這種滿含期待,甚至是揠苗助長式的環境中一天天長大的,隨同一起的還有小他三歲的妹妹茹桓,只可惜相對于天資聰穎、一點就透的后者,打小被父親寄予厚望的他卻實在“平庸無奇”地很。
——盡管他不到十七歲就加入了“炎武騎”,這在絕大多數人看來,已經可以算得上非常厲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