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在磁云星停留的時間是當年人類的三倍!
不過當時的人類思路和當今人類思路不同。當時的人類走的是讓生物轉型疊甲,而自己在生物體內構建大量復雜的機械系統,讓疊甲的生物能夠深入到液氫極深的地方,安全地把大量的物質開采到上面。
均摘星界面上所能查到的考古圖片資料中,這些龐大的馴化種骨骼都是連綿三十公里。人類的戰艦龍骨都沒有這恐怖。絕對讓當今人類心跳抽動。和其龐大體型相比,巨獸頭部的“吸管”口器內部還殘留著盾構機系統。
從純技術的角度上來說,為了驅動這樣的巨獸,要配備電控制系統,核反應鍋爐,比起當今人類僅僅是用軟件控制改造種,這種巨獸完全是機械和生物的融合種。
也就是說,當時人類的高能機械制造生產力也許比當今更勝一籌。
若是當今人類也搞這一套,在磁云星上絕對是投入大于產出。
盡管人類當今技術上也有了高能納米制造體系,也只用于戰爭科技上,其成本因素無法用于磁云星這種基礎控制上。
唉!人類當今在磁云星上的生物科技上走得更遠,很顯然是因當今生產技術下的選擇。
……
所以說嘛,從月球水晶資料中借鑒的碎齒獸種類,為啥搞不過均摘星原創的電鏈蟲?
因為碎齒獸壓根就不是為聯邦現在的太空發展水平而設計的。聯邦的磁云星技術被帶錯了路。
而電鏈蟲,從熾蝶絢開始到均摘星都是本土設計。
這事情是當局者迷,一旦走出來后,大家就恍然大悟!例如今年磁云星上越來越多大制造師們對電鏈蟲贊譽有加!很顯然都是發現了這其中的原因。
由于大腦元素化日益嚴重,均摘星所有的注意力又被科研吸引,對外界非專業相關的事情的反應很遲鈍。
但是實際上,多位大制造師,已經公開站在均摘星這邊。他們的公開站隊帶來的是大量科研資源的投入。
首先電鏈蟲的記憶器官就在這半年中開始了大幅的進化。原本給碎齒獸設計的記憶器官,因為碎齒獸的結構問題,電能帶不動,現在直接嫁接到電鏈蟲身上了。
而創造器官(手),碎齒獸也是帶不動,電鏈蟲現在能帶動,直接讓一些吞噬蟲的觸手有了3d打印的能力。
均摘星不曉得有一些大制造師對自己感性上的態度,但是越來越多的合作是讓均摘星理智上意識到了另一個問題!
均摘星大制造師們在電鏈蟲這個項目上抱團,很顯然因為自己撓到了磁云星的共同利益上!
均摘星打開太陽系星圖。聯邦現在對大量行星完成控制,并且展開了多個小行星礦點!
到目前為止,土之星在聯邦中的地位都是無法撼動!就如同漢朝時洛陽長安的地位一樣。每年小行星開采的礦物,都是如同原木一樣緩慢的飄蕩到土之星和月球的引力場附近,被截獲后用于太空工業。
現在聯邦百分之四十的戰艦生產都是在土之星和月球范圍內。磁云星只負責其中百分之二十的產能。
但是當電鏈蟲完成對磁云星的控制后,大量來自金屬氫層的礦物被收集,被生態鏈富集,然后被人類利用。在未來幾十年內,磁云星的生產力極有可能大幅度提高。
當磁云星直接拿下科研,工業,經濟中心后!那么政治版圖就會發生變化!
可能現在磁云星的大制造師們還沒有這種野心,只是想著在聯邦多占幾個席位的話語權。現在也只有均摘星會把事情往這種極端的方面想。
均摘星此時望著土之星,緩緩的吐了一口氣“這時代要變?!”
就在此感慨之際。
此時平臺上一旁的鋼鐵雄心目光閃了閃,插嘴道“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