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集合?!?,哨聲急促的想起。
在西荒煙塵彌漫的一個戰爭基地上,隨著地表一個個升降平臺升起來。一批批身穿機械動力服的男孩子們開始列隊,哦,也有女孩子,不過數量往往只有幾十分之一吧。
這些男孩抵達地表的五分鐘前,大批的戰爭無人機開始升空,開始為這里撐開四十分鐘的絕對防空圈。雖然當下的環境中,燃輪的腹地不可能被偷襲,但是當年鹽堿治安軍給燃輪的教訓是永久的。
現在如此麻煩,要到地表來一趟的原因嘛?是燃輪現在全體公立學校,每周一次必須保障的藝術課。
燃輪的藝術課有很多種,種植、編織,還有水產養殖等等。
孩子們可以自選藝術課。而眼下的,在地表的這場藝術課,課程是“化學能的認識”,用孩子們的說法就是“爆炸就是藝術”。簡而言之,就是放鞭炮。
教育的重要意義之一,就是回應孩子們的天性,進行正確的導引。啟迪智慧、勤勞、勇敢,種種美好的品性。然而現實中,在文明早期,生產力限制大眾教育無法回應孩子的天性,
就例如鞭炮這件事情,二十一世紀,幾乎每年都有農村孩子鞭炮火藥朝著玻璃瓶中塞,然后把手炸了,逼得中國醫生接斷指手術獨步全球。而城市的孩子則是朝著窨井蓋中投火,每年都有整條街崩一下的新聞。
此事件背后是皮性,但這也是天性,
想要嘗試觀看這個世界“劇烈釋放現象”的天性。只有在理解(學習到)了能量有多大后,才不會再犯這種錯誤了。
新來世上的智慧想“嘗試了解這個世界信息”是理所當然的。
就如同玄幻中一樣穿越者來到異世界,第一時間肯定要興奮的看看新地方沒有神奇力量。
孩子來這個世界,第一次了解到“爆炸”這種劇烈釋放現象,也肯定是要探一下底。
幾乎所有文明,早期工業國的教育體系,都沒有對這種天性完成合理、正當教育引導。
原因嘛?和二十一世紀學校普遍取消春游的原因一樣: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萬一出現意外,到底誰擔當得起?
太多的束縛,就導致了在幼學階段,基本上都是乖巧的女孩帶著大紅花領獎,而調皮的男孩被罰站的又‘蠢’又‘傻’。
芳明星的燃輪,現在處于斗爭狀態。
斗爭的目標方向是解放,解放一切礙于天性走向智慧的束縛,為了孩子。所以在藝術課上就專門有“化學能”課程。
這個課程啟蒙,就是感受爆炸威力。
首先,穿好防護手套,手上粘上一個擦炮,砰的一下,在尖叫中,完成人生中的第一次點炮。
一個小時后緩過神來,想要繼續嘗試,那基本就能選課了。嗯,先前的手上炸的鞭炮,會導致了選這個課程的都是小男孩。小女孩則是隔著防護玻璃,好奇地看著選這個課程的人,到底是怎么傻的。
第二步呢,就要了解擦炮威力在什么情況下最大。同樣是穿好防護服,一個擦炮點燃放在地下,然后用腳踩上去,感受一下,密閉環境下爆炸相對于放在手上有什么區別。
第三步,那就是直接鞭炮點燃,用防護手套緊握這一步已經有很多小男孩很驕傲(為了在玻璃窗那邊的女孩面前表現),然而現實給他們嚴重的打擊,防護服呢,能防住燙,防不住沖擊波,所有的小男孩都體會到了戒尺打手心的疼。
這噙著眼淚、一臉倔強樣子表示‘不疼’,真的挺可愛的。
自此課程后,他們基本會了解“爆炸會產生沖擊波的概念”。因為都用手接觸過。
接下來呢,該類藝術課會不斷演示,密閉環境氣溶膠爆炸、油氣體爆炸。
并且呆在三十厘米防彈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