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官家夫人入宮請安的禮儀并不繁瑣,因有宮人帶路,在哪歇腳,何處更衣,如何飲茶,都有一定的規(guī)程,普通官宦人家的女孩都是要學習的,竇夫人教長孫桃夭則是從走路開始的,其他的只講了講大概。
“你們?nèi)说捏嵌Y是皇后娘娘親自主持的,如今成了婚,按照禮儀,她定是要見見你們的,不過席上不會有其他的人,只你們?nèi)齻€和皇后娘娘,娘娘是個性子極寬厚的人,即使失了禮也不會歸罪你們的。”竇夫人看出這兩日長孫桃夭都心事重重的,便開解她到。
“母親,兒媳只是想不明白,正常皇后娘娘讓官宦人家的女眷進宮請安,提前一日下帖子就是了,為何見我們?nèi)齻€要提前半個月呢?”
“這個確實有些蹊蹺,不過皇后娘娘既然這么做,自己有她的道理。”竇夫人也早有擔心,但鑒于看的并不透徹,所以也不敢妄言。
“桃夭,你能想到這里,已經(jīng)很好了,至于皇后娘娘的目的是什么,不到進宮的那一刻,我們肯定是猜不到的,你只需記得,靜觀其變,遇事先不要心慌,定下神來想一想其中原委,跟陛下和娘娘相關(guān)的事都不是什么著急的事,即使這件事真的是火燒眉毛的事,也要想讓自己平靜下來,在想對策,切不可自亂陣腳。”
“母親說的桃夭自當謹記在心,只是桃夭年紀還小,很多事一時間根本看不明白,生怕一個不小心惹出什么禍事來。”
竇夫人看著長孫桃夭局促的表情,笑著說“這普天之下那位夫人不是從小女孩長起來的,有哪一個一出生便什么都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遇事只要無愧于心就是了,若真因為自己看的不明白出了什么事,那也是命里的定數(shù),俗話說禍福相依,就眼前而言,那個知道什么是好事,什么是壞事。”
長孫桃夭聽到這,不住的點頭,忐忑的心突然安定了不少。
“其實我說是教你禮儀,大半日都在讓你練習走路,目的就是想讓你靜靜心,走路的時候一定要穩(wěn),步伐不用太快,起初一定要專心,就只走路就好了,待走出了節(jié)奏,要是能一心二用,那是最好的了,就怕你一進宮,就被宮里的陣仗嚇壞了,滿腦子裝的都是小心,連路都走不好,那才是大問題。皇宮畢竟是天家居所,威嚴自然是不用說的,你看到了,也不用如何驚訝,能保持一顆平常心最好,若是能放松身心,那更好了。”
“母親第一次進宮的時候是什么情景呢?”長孫桃夭笑著問到。
“我啊,我自幼便是長在宮里的,不過那時都是小國,第一次進到現(xiàn)在的宮墻里時,只覺得比之前的皇宮大了些,其余的也沒什么感覺。”
“我和風謠姐姐都是第一次進宮拜見,張家姐姐比我們要好一些,怕是。。”長孫桃夭害怕自己又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后面的話,便沒有說出來。
“哎!”竇夫人先是嘆了口氣,然后語重心長的說“你們?nèi)送晖峦粘錾源蛏聛砟且豢唐穑妥⒍ㄒ荒脕肀容^,若你真的一直把這件事放在心上,那這日子要如何過呢?這人啊,大都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若真的什么都不比,那似乎活著也沒什么意思了,但是這種事切不可太上心,莫要逞一時意氣,往后的路那么長,還是剛剛那句話,問心無愧就好。”
“問心無愧?”長孫桃夭嘀咕這,似乎想明白了什么,但好像又沒想明白。
每一日用過早膳后,長孫桃夭就會去竇夫人處學習禮儀規(guī)矩,但從第五日開始,竇夫人便沒在給長孫桃夭講禮儀規(guī)矩了,路也不走了,而是選了一些文章,讓長孫桃夭抄錄,抄錄完之后,還要同她說一說文章的精益。
這一日,落了雨,池塘中的荷花次第開放,竇夫人看雨不大,便叫長孫桃夭到池塘邊的涼亭里,邊賞荷、聽雨,邊讓長孫桃夭抄錄文章。
給長孫桃夭預(yù)備的案幾上放了兩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