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揮中心,這里是黃蜂一號,我機被比索空軍鎖定,請求開火權限”一號飛行員心態爆炸。
而在海軍基地中,負責此次行動的人聽到這句話的時候,很納悶,但還是馬上命令身邊的人,聯系比索軍方,確認情況是否屬實。
“黃蜂一號,這里是指揮中心,保持規避狀態,更改開火權限為,對方開火后,允許自主開火,我們現在正在聯系比索軍方”
“收到”
黃蜂一號回復后,馬上跟黃蜂二號取得了聯系,兩人向后拉操縱桿,提高了飛行高度,由之前的8000米,升到了9000米,但是并沒有遠離運20的航線,而是進行著盤旋,以等待下一步指示。
“長官,這是比索軍方剛剛發來的消息,他們稱現在空中正在進行日常的空軍訓練,讓我們避開空域,以免發生訓練事故”
“,這幫只會做雪茄的蠢貨們”指揮官毫無儀態的罵了一句。
“長官,最新情況,黃蜂一號跟黃蜂二號的返場油量已經到極限了,他們請求返場”負責通信的軍將耳機屏蔽后匯報道。
壞消息一個接一個,任誰也沒有想到,半路會殺出個程咬金來,指揮官只好嘆了口氣,無奈的下命令,讓飛機全部返航。
返場回航歸航油量(叫法可能存在差異性),是一種燃油警告,在飛機燃油不足時會響起語音警告,聽見后,飛行員應該立即檢查油箱余量。
返場油量的設置,一般是由地勤設置的告警值,為安全返回機場的經濟巡航油量。
方的此次堵截計劃,算是告一段落了。
駕駛運20的機長,在米格21的護航下駛出了比索境內。
由于運20的航程限制,無法一次性飛到國內,所以它在進入大西洋空域后,飛機駛入了雷亞爾境內,在這里進行第一階段的燃油補充。
當再次起飛后,它將獨自飛行3700多公里后,由國內協調,從那馬國內起飛兩架殲15戰斗機以及一架運20空中加油機(以下簡稱運20u)為其進行2000公里的護航。
在那馬國,有我國建立的一座海外艦隊補給點以及一座衛星追蹤站,是為滿足華夏的安全和發展利益,符合現有國際地位,有助于強化國防力量。
其中殲15,是我國參考從格里夫納國獲得蘇33戰斗機原型機t10k3號機以國產殲11戰斗機為基礎進而研制和發展的重型雙發艦載戰斗機,該機研制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沈陽飛機工業集團承擔。
殲15在戰斗機世代劃分上屬于第四代戰斗機改進型,即第四代半戰斗機,裝配有鴨翼折疊式機翼,機尾裝有著艦尾鉤等艦載機特征。
至于運20u,是由運20軍用運輸機改裝而來,全部采用軟管加油方式,主要組成部分有絞盤、軟管、浮錨等,這套加油系統,使得受油機結構簡單,只需要在飛機上加一根固定或可伸縮的加油管即可,但缺點也是十分明顯,加油速度慢,容易受到大氣流的影響,對受油機飛行員的飛行技術要求很高等。
不過運20 u卻是采用的是一種新型軟管加油方式,模塊化機身加油單元fru(fen unit機身加油裝置)。
傳統的軟管加油速度慢,是因為它主要依靠加油吊艙前端的沖壓空氣渦輪來驅動燃油泵,而沖壓空氣渦輪是由飛機飛行時的氣流帶動的??罩屑佑蜁r,飛機飛行的速度不能太快,因此限制了沖壓空氣渦輪的轉動速度,從而限制了軟管加油的總體效率。
新型加油方式是在機艙內安裝專用的燃油泵,試驗證明,模塊化機身加油單元的燃油流量,比翼下加油吊艙增大了近一倍,足以滿足大型飛機空中加油的需求。
加油時,首先由加油機松開絞盤,往外拖曳軟管,受油機看到后,向前飛行,將自己的受油管插入到軟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