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天,上午八點整,全團組織在俱樂部上大課。
此次大課由周團長親自授課,他所講授的課目是“科技大練兵,一切為打贏。”
這個課目是以前上大課從來沒有涉及過的內容,正是因為以前沒有講過,所以它就不屬于”新瓶裝舊酒”的范疇。
周團長先是簡要回顧了去年地球上發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針對發生的這些事件,他闡明了部隊進行備戰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他說,“科技大練兵”不僅僅只是一個口號,它要求我們每一個戰斗員都把這五個字,落實到日常的實際行動當中,說得具體點,就是要“一專多能”。
以前要求一人熟練掌握一個專業就可以了,現在不一樣了,“一專多能”要求人人都是“多面手”,每個人都能勝任幾個崗位,熟練操作幾種裝備。
接著,他講的是關于“一切為打贏”,這個命題很直接,直插要害。
他說,時時刻刻謀劃打贏潛在對手,是我們部隊存在的意義所在,我們要做到不主動挑事,但也不能怕事;要做到能戰,方才能止戰,好戰必敗,忘戰必危。部隊所有的一切訓練和生活,都要緊緊圍繞“打贏”這個目標來展開。
跟著他又說,我們要樹立必勝的信心,我們要立足現有的武器裝備,力爭把它們的效能發揮到最大化。
談到武器裝備的問題,他把幾十年前,沖冠一怒揮舞著兩把菜刀,拉起革命隊伍的老前輩,曾經說過一句話拖出來作了闡述。
他說,“狹路相逢勇者勝”,上了戰場打勝仗,并不一定是靠著先進的武器裝備,人,才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因素。
遙想當年,我們人民解放軍可是靠著小米加步槍,硬是趕走了小鬼子,解放了全中國。
進入新世紀,世界軍事格局以及各種樣式的先進武器層出不窮,我們在沒有得到上級要求換裝的前提下,一定要立足現有裝備,做好各項軍事斗爭準備。
所以,有些錯誤思想,我們要及時地糾正過來,不要陷入到認知的誤區。
他之所以會這么說,其實跟部分干部和戰士動輒就私下里議論說“我們的武器裝備怎么怎么落后,跟大兵或者是老毛子相比,有多大的差距”,不無關系。
最后,他要求各單位返回營區繼續組織所屬人員,對今天所授課的內容進行深入剖析,也就是所謂的“討論會”。
聽完這堂課,說實話梁荊宜還是有點云里霧里的。
“科技大練兵,一切為打贏”究竟應該從哪里開始入手,他還是沒有完全弄明白。至于周團長在臺上所講的“一專多能”,他覺得作為一名合格的炮班長,個個都應該稱得上是“一專多能”,你看瞄準手和其它幾個炮手的操作要領,有哪一個是炮班長不會的?
“一專多能”所要求的跨專業,哪就要看是怎么個跨法了?
你總不能要求炮手去學習操作方向盤,去和偵察兵一樣去觀察炸點吧?更不可能要求瞄準手去爬電桿,搞那一套攀登固定
所以啊,他覺得“科技大練兵”最現實的問題,就是如何挖掘、調動和激發現有武器裝備和人員的潛能,讓兩者之間緊密結合,使其發揮效能最大化,這才是“科技大練兵”的精髓所在。
上完課,各單位原路返回,新兵一連是以排為單位帶回的。
早上出門是陰天,可是走過了汽車連,只見老虎山方向突然陰云密布,雷聲轟轟,沒過兩分鐘,一陣妖風襲來,飛沙走石間,樹葉紛飛,跟著歡快的小雨點就劈哩啪啦地來了。
n的天氣就是這樣的,它像娃娃的臉,說變,它就變了。
下雨對當兵的人來講,根本不值得一提,哪怕沒穿雨衣也無妨,在返回的路上,眾人腳步一致,喊口號和唱歌那是熱情投入。
老兵連隊選擇抄近道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