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開封城外出現很多饑民,開封城里也有許多陌生面孔出現。
在這些人中,三教九流都有,其中屬小偷最多,而小偷之中,屬一個小老頭最厲害。
衣衫襤褸的乞丐兵丁不讓進,來往的客商還是不阻攔的,不過雖然不阻攔,卻也免不了盤剝一番,而那個小老頭,表面上看著是富商,實際上是個地地道道地小偷。
郭氏的肚子一天比一天大,眼看郭家小二就要出生了,這年頭生孩子是大劫,弄不好就要母子都有危險。
郭浩看到這情況,覺得要想辦法給郭氏補補身體,畢竟相處了這么久,郭氏對他還是不錯的。
這一天,郭浩照常蹲在城門口,忽然聽到一聲異響,低頭一看竟然是一塊碎銀子。
這個時候銀子可不常見,尤其是普通百姓,日常消費都用銅錢,銀子很是稀罕。
這塊銀子足有二兩,給他的正是那小老頭,小老頭丟下之后就離開了,郭浩見沒人注意,不露痕跡地把銀子收起來。
“這廝看著尖嘴猴腮,賊眉鼠眼的,沒想到心還挺好,現在郭氏有了二娃,便宜老爹顧不上我,我要吃飽飯真不容易,這銀子來的真及時!”
關于“一兩銀子值多少人民幣”的問題,后世有不少人研究,基本上能夠得出的結論是
清朝中晚期一兩銀子價值人民幣150220元左右;在明朝中期價值人民幣600800元;
在北宋朝中期價值600元1300元,或10001800元;在盛唐時期價值20004000元。
此時是唐宋之間,由于連年征戰,糧食比較少,物價上漲,所以購買力可能有所下降,但也比得上明朝的時候。
郭浩頂著傻子的名頭,自然是不敢花這個錢,傍晚回到家后,他偷偷把銀子弄成了兩半,一半留著應急,另一半打算交給了郭氏。
郭氏此時正躺在炕上,隔壁的劉大嬸也在,郭二牛出去干活,媳婦兒一個人在家不放心,就讓鄰居來幫忙。
郭浩看到屋里有外人,不動聲色地蹲在門口玩石頭,屋里二人有說有笑地做著針線活,劉大嬸期間出來倒水,正好看見門口的郭浩,把他嚇了一跳。
“呀,妮子,你那個傻兒子回來了。”
郭氏聽說郭浩回來了,想著郭浩應該是餓了,否則不會回來,于是就要下地給郭浩弄吃的。
“哎,你干嘛,都什么時候了,你還敢亂動!”
郭氏的身子確實沉,而且吃的也不太好,所以顯得很疲倦,有些虛弱的說道“狗娃餓了,我去給他弄點吃的,這些日子他不在家,一定吃了不少苦。”
“吃什么苦吃苦,我看他比你過的好嘞,挺大的小伙子什么都干不了,二牛把他攆出去就對了,免得拖累你們老郭家!”
郭氏聽了想要替郭浩說話,可又不知怎么解釋,劉大嬸見她還有心思,繼續說道“你看我家大壯,十二歲就能幫家里干活了,每天去碼頭幫工,每天能掙五個銅錢,而且還管飯!”
劉大嬸說的碼頭,開封城有好幾個,由于水路便利,所以很多商人都會用水路運輸貨物。
貨物的種類很多,除了一些日常用品,還有不少瓷器、茶葉、絲綢,這些不是普通百姓買得起的,可這里是開封,里面還有皇帝和百官。
所以幾個碼頭養活了不少人,可郭浩卻不以為然,別看他們現在過得好,不久后可就不一定了。
劉家有三個兒子,兩個上了戰場,只剩一個還要干活,他竟然好意思說。
但人與人就怕對此,聽了劉大嬸所說,郭氏深深嘆了口氣,郭浩聽了也有些無奈,可又不想暴露自己。
恰好隔壁大叔喊劉大嬸有事,劉大嬸聽到對郭氏道“妹子你等等我,我家內口子喊我,我去看看什么事,看一眼我就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