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乃是非之地,如果不是沒得選擇,我也不想過去,所以你們還是不要去了。
如今大軍班師回朝,我要進京接受冊封,我跟隨郭公比較安全,可我身在軍中,無法顧及到你們。
況且在咱們洛陽做的事,已經引起了蘇逢吉的注意,我抹了他的面子,你們要小心他的報復!”
郭浩七說完,二人認真點頭,接下來的時間,郭浩分別拜會了趙弘殷和白文珂,讓他給陳家的生意保駕護航,好處自然少不了他們。
因為郭浩在兩邊都有關系,他們都屬于自己人,紛紛答應了下來,帶兵打仗最缺的就是錢,他們都是將領,怎么可能拒絕。
安頓好了家里,郭浩隨大軍進京,作為郭威的押衙統領,此時郭浩身穿鎧甲,騎馬跟在郭威后面,看起來十分威風。
而他的身后,跟隨著趙匡胤、王審琦等將領,每個人都是興高采烈,百姓們也都歡呼雀躍。
朝廷知道郭威終于回來了,劉承佑之前的懷疑不見了,雖然多等了一個月,可是損失非常小,幾乎等同于兵不血刃評定了叛亂。
諸位大臣中,最高興的是王章,郭威這么快平定叛亂,給他省了一大筆錢,國庫此時竟然有充裕的感覺。
其次就是楊邠和王章,他們都是先帝托孤的老臣,此次郭威大勝回來,他們與有榮光。
而蘇逢吉則是面無表情,不光是因為郭浩,他更擔心的是自己的地位,郭威越是受寵,對他的威脅就越大。
“啟稟陛下,臣回來了,河中三鎮皆已平定,陛下可安枕無憂矣!”
郭威單膝跪拜,向隱帝劉承佑行禮,隱帝抬手道“郭公快快請起,此次多虧了郭公,郭公辛苦了!
傳令,賜郭公金帛、衣服、玉帶、鞍馬,以慰勞郭公的功勞!”
劉承佑說完,郭威并未起身,反而說道“臣接受命令一年,只攻克一座城,有什么功勞!
而且我率領兵馬在外,保衛、治理京城,供應軍需物品、使軍糧不缺,都是朝中眾位大臣的力量,我怎么敢獨自接受這些賞賜!
請分陛下賞給大家吧!”
劉承佑聞言有些意外,也有些感動,道“郭公如此謙遜,朕怎么忍心,不如給你多加兩個藩鎮,愛卿以為如何?”
郭威聽了看了看左右,道“楊大人官職在我之上,尚且沒有兼領藩鎮之地;況且論帷幄,臣也比不上史大人!”
郭威兩次拒絕,劉承佑有些為難,就想著下朝后和大臣們商議一下。
“既然如此,愛卿先回去休息,將士門勞苦功高,賞賜必不可少,稍后朕自有旨意。”
郭威領命退下,劉承佑開始和大臣們商議,最終決定通賞宰相、樞密使、宣徽使、三司使、侍衛使九個人,與郭威一樣。
三天后郭威再次上朝,劉承佑道“朕回去想來,不賞還是對不起郭公,大臣們也同意賞賜,郭公就不要推辭了!”
郭威聞言,拱手道“陛下,運籌建畫,出于廟堂;發兵饋糧,資于藩鎮;暴露戰斗,在于將士;而功獨歸臣,臣何以堪受之!”
看到郭威還在拒絕,劉承佑笑了笑,道“愛卿何必如此,朕主意已定。
宣,檢校司徒郭威,加兼侍中,史弘肇兼中書令,加竇貞固司徒,蘇逢吉司空,蘇禹珪左仆射,楊邠右仆射。”
圣旨已經下達,眾人只能接受,這時蘇禹珪道“陛下,朝廷的大臣都收了賞賜,臣怕藩鎮會埋怨失落,還請陛下不要厚此薄彼。”
劉承佑聽了點點頭,問道“諸位愛卿有什么建議,盡管提出來!”
朝堂上議論紛紛,大臣們各抒己見。
五月十五日,加任天雄節度使高行周為守太師、山南東道節度使安審琦為守太傅、泰寧節度使符彥卿為守太保,河東節度使劉崇兼中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