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日,加任忠武節度使劉信、天平節度使慕容彥超、平盧節度使劉銖都兼侍中。
二十一日,加任朔方節度使馮暉、定難節度使李彝殷都兼中書令。
六月初三,加任義武節度使孫方簡、武寧節度使劉為同平章事。十三日,加任吳越王錢弘為尚書令、楚王馬希廣為太尉,十七日,加任荊南節度使高保融兼侍中。
此事傳出,有人議論道“郭威不獨占功勞,而是把功勞推讓分給別人,確實是高尚的行為;但是國家的爵位,因一個人立功而普及天下,不也太濫了嗎!”
對于這個說法,沒有人站出來反駁,很明顯就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嫉妒心在做遂。
大臣們封賞完了,郭威的屬下也都論功行賞,首先是郭浩,被正式任命為樞密院主事,兼任押衙統領。
而趙匡胤、王審琦等都升官一級,成了真正的將軍。
事到如今,郭浩手里除了二百親衛外,沒有直接的軍隊,不過他也不著急,等到老郭踐祚后,這些親軍就全是禁軍!
仗打完了,封賞也完事了,將領們都可以回家休息了,可郭浩不行,因為他是親兵統領。
一般的親兵,上了戰場就是親兵,下了戰場就是保鏢,平時跟在主帥身邊,有時還充當下隨從。
封賞結束后,趙匡胤回洛陽去了,郭浩也想回去,但是郭威不讓,非得留他在郭府值班。
身為朝廷重臣,郭府的院子不小,家里人也不少。
要說郭威的家庭成員,他有三個妻子,兩個兒子,一個養子,三個女兒,除了他的妻子和養子柴榮外,兒女都被李松殺死了。
郭威有三個老婆,原配柴氏早亡,后來又取了楊氏、張氏和董氏,也就是史書上的一后三妃。
大兒子郭榮,也就是柴榮,今年二十八歲,妻子劉氏。
二兒子郭青哥,今年二十三歲,三兒子郭意哥,今年二十歲,三人皆文武雙全,但因年幼,沒有離家。
大女兒郭樂安,今年十九歲,身體羸弱,一直抱病在家,所以長這么大也沒嫁人。
二女兒郭壽安,已經下嫁張永德,所以并不在家里。
三女兒郭永寧,今年十六歲,性格活潑伶俐,最受郭威喜愛,是府里的小公主。
除此之外,還有郭威的侄子郭守筠、郭奉超、郭定哥,郭威養子柴榮的兒子郭宜哥等三人。
一大家將近二十口人,管家、丫鬟和仆役也有幾十人,和郭威的府邸一比,郭浩那個郭府簡直就是乞丐窩。
郭浩被留下后,雖然不情愿,可也沒辦法,好在他也是個統領,不用每天去看大門,在府內有一個自己的房間,郭浩干脆躲在屋里看書。
郭浩來的第一天,府上的人還算對他客氣,可期間久了,人們發現他性格隨和,而且還是個儒將,也就和他親近起來。
“浩哥兒,給我們講講你們破河中的故事吧,叔父他不給我們講,說當時你也在場!”
此時郭浩正在看書,忽然涌進一屋子人,郭家幾個男丁都在,身后還跟著一個小姑娘。
郭浩見了心里暗暗叫苦,可臉上不能表現出來,只能行禮道“郭浩見過各位公子,見過永寧小姐!”
這里都是年輕人,而且都是武將家庭,每個男丁都對戰場格外向往,所以和郭浩也不見外。
“浩哥兒你就別客氣了,快和我們說說,你們是怎么大坡李守貞,離間永興城的!”
看到眾人如此有興致,郭浩也不能太掃興,只能給他們講講。
“那好吧,其實這都是侍中的計謀,他算定那李守貞孤立無援,而我軍則以逸待勞,再施以攻心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