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總是這樣,越著急做什么事,總會有些意外發生。
郭浩從泰州北上回中原,結果發現廬州分舵出了問題,作為丐幫的副幫主,郭浩沒有不管的道理。
郭浩任命秦安為使者,代替他巡查江南各個分舵,同時飛鴿傳書給洛陽總舵,把這件事告訴了李安。
這時候消息傳遞很不方便,即便有信鴿,一來一回也要好幾天,郭浩在心里報了平安,同時說自己處理完這邊的事情就回去,讓家里不要擔心。
各個分舵不斷有消息傳來,確實還有個別分舵問題很大,郭浩果斷的處理了那些人,此時的丐幫不僅僅是一個幫派,還是陳家商業的基礎,如果丐幫出了問題,整個商業項目都會受影響。
此時郭浩好像又回到了后世,當回了那個雷厲風行的老總,雖然處理一些弟子會引起動蕩,可如果不處理后果更嚴重。
丐幫的動靜很大,整個江南都知道了,南唐朝廷也警覺起來,最終發現丐幫不但沒造成什么壞的影響,反而幫他們抓出不少貪官污吏。
整頓丐幫用了兩個月的時間,此時已經是乾祐三年的三月,郭浩終于可以回家了。
……
三月初九,劉承佑過生日,皇帝的壽辰,百官自然要祝賀。
這一天來的人很多,很多地方節度使都入朝了,他們有鄴都留守高行周、天平節度使慕容彥超、泰寧節度使符彥卿、昭義節度使常思、安遠節度使楊信、安國節度使薛懷讓、成德節度使武行德、彰德節度使郭謹、保大留后王饒。
劉承佑大宴群臣,官員們齊聲恭賀道“恭祝吾皇,萬壽無疆,圣體康泰,國運隆昌!”
劉承佑很高興,給官員們賜酒,官員們獻上賀禮,劉承佑更加開心了。
“今日諸位愛卿給朕祝壽,朕十分高興,大家都不必拘束,都盡情暢飲!”
劉承佑說完,有的大臣知道皇帝這是客氣,不敢真的太放肆,可有的人就不一樣了。
史弘肇就是一個,他本來就酒品不好,而且已經得罪了郭威和蘇逢吉,其他官員相互敬酒時,知道他脾氣不好,于是先給他敬酒,史史弘肇很得意。
劉承佑冷冷地看著這一幕,明明是他的壽宴,那些大臣竟然去巴結史弘肇等人,幾個托孤的重臣無一例外,他這個皇帝反而被涼到一邊。
劉承佑坐在高坐上,沒有人敢去也很正常,而且是他自己說讓大家別拘束,沒想到這幫人真的肆無忌憚。
五代以來,權反在下,皇帝的權利沒有了道德的約束,已經變得很微弱,尤其是那些武將,他們沒受過儒家教育,根本不懂得什么君君臣臣。
一場酒宴下來,劉承佑強忍著沒有發作,郭允明在旁邊看的清楚,知道他已經起了殺心。
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劉承佑想到一個辦法。
三月十七日的朝會上,劉承佑下詔“先帝繼大漢正朔,禮應營寢廟于高祖長陵、世祖原陵,以時致祭,著禮部準備。”
詔書下達,大臣們面面相覷,王章皺了皺眉,覺得有些不妥,但祭祀是國家的大事,他阻止還不太好。
而滿朝大臣,除了禮部答應外,其他人都沒表態,下朝后禮部尚書找到王章,王章根本不搭理他,祭祀是要花錢的,他好不容易攢點錢,軍隊開銷還不夠呢,怎么可能舉行祭祀。
禮部尚書碰了釘子,太常寺卿都沒敢上前,二人見面相顧苦笑,沒有錢讓他們拿什么操辦。
“王大人,這可如何是好。”太常寺卿問道。
“我怎么知道,咱們一起上書,就說花費太多,請陛下定奪吧!”
二人打定主意,沒有立刻上書,而是回去做了個統算,一起給劉承佑看。
劉承佑看到統算,知道王章不會給這么多錢,雖然心里不愿意,可是也沒有辦法,國家財務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