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死了么……”
秋南面無表情的點點頭,隨即開口道“不過你和我在一起,我會照顧你的,只要你聽話,咱們還是有機會還陽的。
咱們生活這個世界,是和陽間相連的,處于陰陽兩界之間,平時我們可以正常生活,但是不能和陽間聯系。
我們要隱藏自己,不能被人發現,否則閻羅王知道了,我們就要下地獄了!”
秋南說的煞有其事,柴宗宜哪會想到秋南在騙他,主要是秋南失蹤這么多年,郭浩那么大勢力都沒找到,只有死了才能做到。
而郭浩其實也沒想到,他之所以找不到秋南,其實就是燈下黑,秋南利用手段收買了一些人,其他人又都不認識她,所以根本發現不了她。
“秋南姑姑,我真的回不去了么……”
秋南再次點頭。
柴宗宜絕望的躺在床上,眼淚止不住的流,他現在真的后悔了,為什么要貪玩。
……
太子失蹤,柴榮大怒,根據重重線索,嫌疑最大的是遼國!李安的計謀很成功,就連郭浩都被騙了,以為是遼國干的。
可是柴榮卻覺得事有蹊蹺,他分析了遼國的動機,覺得無端刺殺一個太子,對大周的影響并不大,他現在還很年輕,而且不止一個兒子。
而且兩國歷來面和心不和,在柴榮御駕親征時,契丹曾經趁虛而入,柴榮不得已返回汴梁,命令張永德領兵到北部邊界防備御敵。
契丹對于大周,基本上是想來就來,想打就打,想走就走,根本沒必要費盡心思搞什么刺殺。
而后蜀就在南唐旁邊,這次戰爭沒有參與,孟昶不是不懂得唇亡齒寒的道理,南唐臣服,下一個就是他后蜀。
而在淮南之戰中,南邊的荊南也是出過力的,只不過占的比重太少,所以沒有人當回事,其他政權并沒有參與。
如此一來,后蜀的嫌疑最大,因為他要將戰火北引,一旦大周和遼國打起來,那么幾天不會針對后蜀了,至于要不要聯合南唐伐周,這個事成后再說。
無論是契丹還是后蜀,嫌疑都很大,柴榮更傾向于后蜀,柴榮想要伐蜀,但大周剛剛經歷過大戰,不宜立即出兵。
此時,已經是顯德五年五月,自從南唐主歸附中原,柴榮只通過對方使者賜給書信,還未曾派遣使者到唐國。
五月二十九日,方始命令太仆卿馮延魯、衛尉少卿鐘謨出使到南唐,賜給御衣、玉帶等物品以及犒勞軍隊的絹帛十萬匹,并賜當年的《欽天歷》。
劉承遇從金陵返回,李璟派陳覺稟報柴榮,因為江南地區沒有鹽鹵之田,希望得到海陵監歸屬江南來供應軍需。
柴榮道“海陵在長江北岸,難以歸屬江南而使南、北官吏交錯雜居,應當另有安排。”
到這時,詔令每年撥出三十萬斛鹽給江南地區,所俘獲的江南士兵,漸漸地釋放回國。
六月,荊南高保融派遣使者勸說后蜀主向后周稱臣,孟昶回復說去年派胡立送致書信給后周而未予答復。
柴榮這才想起來,曾經是有這么一回事,不過當時他只關注兩國戰事,根本沒在意,如今孟昶以此回復,其實也是心存僥幸。
秋季,七月初七,大周開始實行《大周刑統》。
統治國家,除了戰爭以外,田地同樣重要,再和大臣們商議一番后,柴榮準備平均田租,初八,將元稹《均田圖》普遍賜發各地。
柴宗宜還是沒有找到,柴榮更加懷疑后蜀了,想著秋收以后出兵討伐,此時南唐卻不平靜。
……
南昌府,南唐新都。
“陛下,如今安定公已及弱冠,且豐額駢齒、一目重瞳,貌有奇表,乃圣人之像,實乃是太子的不二人選!”
曾經的太子黨,在李弘冀死后,把目光投向了李煜,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