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郭浩前世,為了增加自己的管理能力,曾經鉆研過兩本書,第一是《厚黑學》,第二就是《傳習錄》。
正是因為這兩本書,才讓他在官場中如魚得水,為人處世也甚是圓滑,他不會因為自己的身份而彎不下腰,也不會因為一點委屈而想不開。
郭浩說了一下格物致知,再看下面的學子卻是一臉茫然,唯獨老先生一臉震驚的看著郭浩,在座眾人也只有他能理解一些郭浩的意思。
“國公之言,可比圣人,請再受老夫一拜!”
說著老先生又跪下了,郭浩有些無語了,然而并不是老者多禮,而是他低估了心學的魅力。
“老先生這是做什么,我只不過隨便說說,看大家的表情,好像沒怎么聽懂。”
老者聞言一臉嚴肅道“國公所述,乃是至理名言,他們聽不懂,是他們學問太淺。”
學子們聞言羞愧的低下頭,郭浩笑著擺了擺手“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現在不懂不要緊,只要肯鉆研,遲早會明白的!”
“謝國公教誨!”
郭浩出口成章,徹底折服了所有學子,而郭浩此時還不知道,這座睢陽書院,就是后來的應天書院!
作為天下四大書院之一,郭浩的光顧,給這里留下了一段佳話,太祖留下的警世名言,也被永遠刻在石碑上。
而應天學院,也成為了第一座皇家學院。
一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讓天下文人真正認識了他,也為將來文人歸心,奠定了基礎。
精彩過后,郭永寧有些忍受不了學院的枯燥,郭浩也沒打算逗留太久,于是就帶著幾人離開了。
……
順著運河南下,下一站是亳州,游歷過城市后,郭浩忽然想去山里看看,而且這里還有一位世外高人——陳摶!
陳摶,字圖南,號扶搖子,賜號“白云先生”、“希夷先生”,亳州真源人。
后世有很多人聽說過他,如果不知道他,他他的學生一定聽過,那就是武當派師祖——張三豐!
之前柴榮曾經召見過他,顯德三年,柴榮命令華州把陳摶送到朝廷,留陳摶在皇宮中居住了一個多月,周世宗向陳摶詢問點化金銀的法術。
陳摶回答道“陛下為四海之主,應當以致力治國為念,怎么留意黃白方術這樣的事情呢?”
柴榮不責怪他,任命他為諫議大夫,陳摶堅決辭謝接受這一職務,已經知道陳摶沒有其他方術,柴榮就放他回到原來居住的地方,詔令該州長官逢年過節慰問陳摶。
聽到他入朝,郭浩特別想見他,只可惜他當然領兵在外,所以無緣得見。
如今來到亳州,這里是陳摶的故鄉,郭浩自然不會錯過這個機會,直接登門拜訪。
一路打聽,郭浩來到陳摶的故居,結果一打聽,陳摶竟然不在家,而是隱居在房州!
此時郭浩位于后世的安徽,而房州卻在湖北,這可比襄陽還要向西,估計二女不方便去。
看到郭浩一臉失落,二人有些于心不忍,李芙道“夫君如果想去房州,我們陪你去就是,反正都是出來玩,不去江南也是可以的。”
“就是?!惫缹幐胶偷?。
“不是不能帶你們去,而是去房州不比江南,一路上沒有多少水路,你們有孕在身,我怕受不了顛簸?!?
郭浩說完,二人對視一眼,李芙問道“夫君,那個陳摶真的很厲害么?”
郭浩點點頭“是啊,抱道山中,洗心物外,養太素浩然之氣,應上界少微之星,節配巢由,道遵黃老。
懷經綸之長策,不謁王侯;蘊將相之奇才,未朝天子,他是位真正的世外高人,不但精通易學,還懂得養生之術。
之前他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