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李輝的匯報,郭浩也沒想到這次能來這么多人。
“那怎么行,他們都是讀書人,怎么能去住馬棚呢,通知開封府衙,讓他們出面和城里的百姓商量一下,讓他們借助幾日。
不過誰住誰家一定做好登記,身份要核實清楚,以免有心懷不軌之人混入其中。
學生住在誰的家里,吃飯睡覺也要給錢,就像客棧一樣,同時夜里增派巡邏頻次,避免意外險發生。”
“是。”
郭浩說完,李輝答應著正要出去安排,又被郭浩叫住“等一下,如果百姓家們不愿意讓學子借宿,或者同意借宿的人家不夠怎么辦?”
“這……請陛下明示!”
“這不是很簡單么,你們可以搭帳篷,建營地,就像軍中一樣,還方便管理!”
“對啊!”
李輝聽了一拍腦門,他現在跟著郭浩久了,基本扮演的都是執行者的角色,至于怎么做,為什么做,他很少去想。
“好了,如果不得已就這樣辦吧,總比沒有住的地方好,看樣子是該擴大汴梁城了,不然人家也會笑話咱。”
郭浩要擴建城池,這不是李輝操心的事,歷史上北宋建立后,趙家的皇帝也曾想擴建過皇城,可事實上也只是想想。
關于北宋皇城多大,史學界一直有周長五里和周長七里的爭論,苦于沒有實證,爭論一直沒有結果。
后世抽干了潘家湖水,埋在地下八九百年的北宋皇城重見天日,爭論終于有了結果。
經過測量,北宋皇城南北長一千零九十米,東西寬一千零五十米,周長四千二百八十米,合宋制剛好七里左右。
這個周長四千二百八十米,面積11445萬平方米的北宋皇城怎么樣呢?
我們都知道北京故宮是現存最大的皇家建筑群,史稱紫禁城的故宮古時一直被視作皇家禁地,其中生活著以皇帝為主中心的皇室人員和服務人員。
同紫禁城比,北宋皇城足足多出了42萬平方米,很大對不對?
但問題是北宋皇城和明清紫禁城沒有可比性。
北宋時期有皇城無宮城,北宋人口中的禁中大內指的是皇帝起居工作的一個區域,同皇城之間也沒有實際的物理區隔。
所以拿北宋皇城和紫禁城比算是降維打擊,不公平,要比,得和套在紫禁城外面的皇城比。
明清皇城南北長三千七百二十四米,東西長兩千五百零六米,扣除西南角的慶壽寺,面積六百八十七萬平方米,是北宋皇城的好幾倍。
實際上,北宋皇城的寒酸是全方位的,北宋皇城不但跟前前后后歷朝歷代的皇城比不了,就在當時汴梁城內也不算氣派。
當時的汴梁城內有一處叫做“豐樂樓”的大酒樓,就比皇城氣派。
叫它大酒樓不是因為這里服務好,上檔次,實在是因為這個樓太高了,高到什么程度呢?
站在豐樂樓上,能夠一邊喝酒一邊俯瞰皇宮大內,哪怕是要飯要到了豐樂樓上,都能瞧見皇帝今天穿什么衣服。
也難怪趙宋官家緋聞多,誰知道哪個喝酒的愛嚼牙花子。
就算趙宋官家再不擺譜,也希望自己的皇宮內苑寬敞一些,氣派一些。
實際上,自從趙宋官家黃袍加身之后,擴建皇城,重修皇宮的念頭就沒有停止。
史書記載,雍熙二年九月十七,皇城失火,大火燒的太宗皇帝心也疼肝也疼,于是咬緊牙關“欲廣宮城”。
搞基建得先出方案,于是殿前都指揮使劉延翰一邊測繪一邊出規劃圖,可這規劃圖一出來,太宗皇帝犯了難。
一個城市想當首都,那得具備各方面的優勢條件。
首先地理位置得好,特別是在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威脅不斷的情況下,必須有足夠的戰略縱深,無險可守絕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