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參考《三國志》的修改版。
大致的劇情沒有變,細節有些出入,畢竟時間太久了,原著他也記不清了,不過整體故事還是十分精彩。
有了這本書,比起枯燥的兵法,將士們會更容易接受,只有理論聯合實際,大宋的軍事才會更強大。
對于郭浩的祖訓,學子們是完全支持,不過還是有一些讀書人,有不同的看法,主要原因是時局。
所謂時局,就是當前局面形式,如果大宋國力強大,這么做倒也沒什么,可如果實力不足,這么做只會適得其反。
兵法中有一招叫以退為進,說的是退讓隱忍,郭浩也承認有時候忍才能成大事,實際上他現在就在忍。
出于對歷史的了解,他知道北方的游牧民族,未來都是中原的大敵,甚至會顛覆漢人的統治。
他知道海外的東瀛、高麗,都是一群養不熟的狼,不一定什么時候會咬你一口。
西北的土著,西南的外藩,這些不起眼的小部落,都是華夏民族成長道路上的絆腳石,雖然也能邁過去,卻也需要鮮血來鋪墊。
所以他要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壯大國力,和時間賽跑,盡量把華夏歷史上落下的進度追上來。
這幾年郭浩鼓勵商業,督促耕種,發展科技,重視教育,提高軍事,改革政治……
所有方面一起發展,著實不容易,他也是分身乏術,顧此不顧比,只得一樣樣來。
好在各項工作穩定展開,國內形式比較穩定,邊境駐軍都很忠誠,地方官員還算努力。
一切都朝著好的方向發展,他已經盡最大努力,去推動華夏的進步,接下來只有等待。
汴梁的人口普查工作接近尾聲,汴梁城如今有兩百萬人口,同時期的其他國家,很少有這么多人!
如此龐大的統計,朝廷出動了上萬人,歷時三個月完成,這其中包括核查、登記、制作身份牌、發放等工作。
因為第一次檢查比較細,所以用的時間比較長,日后新生兒都需要登記,工作也就簡單一些。
興隆客棧內,蕭綽拿著一張臨時身份牌,思考著要不要聯系遼國朝廷也這么做。
因為經過這一次核查,真的發現了不少可疑人員,但是沒有證據,宋廷索性直接驅逐出開封,讓他們去老家“開證明”。
這些可疑人員中,要么是不愿意透露身份的,這樣的人一般都不是好人。要么就是身份有問題,需要證明。
而蕭綽的身份也得到了質疑,讓她三日內離京,返鄉拿到證明再回來,否則就要按照細作論處。
所以蕭綽不得不離開汴梁,而她的身份也沒法核實,因為她營造的一切都是假的。
所以郭浩這一手,基本上清理了汴梁內的細作,除非是那種叛國潛伏的,本身就是宋人,否則根本無處躲藏。
當然這群人里也有可能是無辜的,但是從國家的角度上看,這種問題就是寧殺錯勿放過。
況且郭浩又沒有做的太絕,給他們機會“證明”自己,只要真的沒問題,回來什么都不影響,沒有路費還可以給點路費。
就這樣,開封府清理了一批可疑人員,在丐幫的監視下,想渾水摸魚是不可能的。
汴梁城外,蕭綽回頭望了望汴梁城,她此時已經知道郭浩就是宋帝,可是她再也沒有機會見到郭浩。
這次離開,也不知道還能不能再回來,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她已經在大宋呆了五個月,耶律賢的身體已無大礙,而她更是進一步了解了大宋。
“關月、郭浩、宋帝……你不會想到,你想要找的人,就在這里,現在正要離開。
謝謝你幫我治好了賢哥哥,我蕭綽記住你了,如果將來汴梁城破,我會饒你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