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重測試相對來說比較簡單,主要是對學員力量的一個摸底。
較場中擺放了一排石鎖,最輕的也有一百二十斤,這是一個底線,習武之人兩只手,如果這點重量都舉不起來,恐怕還不如普通人。
剩下四十名學員一一上前,結果還真有一些舉不動的,而這幾個人體型都偏瘦弱,所以也在預料之中。
走淘汰了八人后,剩下三十二人回去休息,明日最后兩項考試,明日這兩項考試,應該是最輕松的,因為所有人都比較擅長。
又是一晚過去,第二天一大早,較場上出現(xiàn)了三十二匹馬,學員們從宿舍出來,看到戰(zhàn)馬眼睛都亮了。
這些戰(zhàn)馬都是大宋自己養(yǎng)的,身體壯、耐力強,而且體型都差不多,毛色也比較統(tǒng)一。
在看學員們,統(tǒng)一的藍色學員裝,都是緊身練武的服裝,非常適合騎馬,光是衣服就夠讓他們驚喜了,加上戰(zhàn)馬更是興奮。
“這就是咱們的戰(zhàn)馬么,大宋什么時候有如此優(yōu)秀的戰(zhàn)馬了!”
“這你就孤陋寡聞了,陛下登基前就奪回了燕云十六州,后來為了養(yǎng)馬又收復了西北四州。
如今我們大宋有了充足的地盤養(yǎng)馬,就算和北方的游牧民族比,我們也不差!”
如今火器還不能大規(guī)模推廣,所以騎兵的組建還是有必要的,尤其是這個同行不發(fā)達的年代,戰(zhàn)馬有時候代表的是機動力。
看到人都到齊了,王彥升宣布讓學員們自選戰(zhàn)馬,然后準備考試。
學員們早就迫不及待,接到命令就跑到戰(zhàn)馬前,有的早就盯上了某匹馬,跑到跟前帥氣的翻身上馬,也有的倆人看上了一匹,然后就爭奪起來。
“讓開,這是我先看上的!”
其他人有爭議還能謙讓一下,但是石保興和李繼隆不一樣,倆人之前就有矛盾,如今也在較勁。
石保興其實不懂馬,他只是想刁難一下李繼隆,李繼隆見他要搶自己的馬,抓住韁繩沒有松手的意思。
眼看二人又要打起來,這時考官站了出來“這些馬的實力都相差不多,既然你們二人都想要這匹,那就誰也別要了!”
聽到這個安排,石保興得意地點頭,李繼隆默默地看著石保興,沒有說什么。
分好了馬,三十二人被分為四組,一組八人,每組最少淘汰兩個人,最后只就下二十人。
為了不出幺蛾子,石保興、王承衍、潘惟正、李繼隆別分開,他們的實力都不錯,這樣做可以避免“自相殘殺”。
考試到了這里,已經基本上沒什么懸念,自古以來就有窮文富武的說法。
郭浩當年習武之時,根本沒有馬匹供他練習,甚至連一連趁手的兵器都沒有,所以他才練的棍法,后來改練槍法。
直到拜陳摶為師后,學了拳法,后來又和趙匡胤、李輝切磋,琢磨出一套劍法。
所以對于有條件的學員,騎馬很容易,可對于那些普通百姓,這反而不容易。
騎馬的考試只有一項,那就是競速。
八匹馬并列一起,銅鑼聲響,第一組學員出發(fā)。
五百米的距離很快就到了,石保興在第一組排名第二,這個成績也算不錯了。
接下來四組學員陸續(xù)比試,王承衍小組第一,潘惟正小組第三,李繼隆小組第一。
雖然四人不全是第一名,不過前三的成績也說得過去,每組淘汰最后倆人,還剩下二十四名學員。
終于到了最后一場考試,可是剩下的人依舊不能掉以輕心,因為名額只有二十個,這也意味著還要有四人被淘汰。
稍做休息,考官宣布進行射箭考試,考試分為兩項,固定靶和移動靶。
固定靶基本上都沒什么問題,沒有電視劇演的那么夸張,現(xiàn)場情況和奧運會差不多,比拼的是環(huán)數。